祖克勇、安慶後、葛朝忠、敖日金一共四個營,共計六千人左右,就埋伏在海州城西南三十裡處的塔山鋪。
他們的首要目標,是伏擊海州城裡可能往南派出的援軍。
次要目標,才是攔截耀州城裡有可能棄城北上的清虜人馬。
這是楊振在離開蓋州城前,就向他們交待好了的。
但是事到臨頭,不管怎麼說,六七百人的滿蒙牛錄是絕對不容放過的。
於是六千有備而來的金海東路明軍將士,將六七百人的清虜人馬團團圍住,經過小半個時辰的戰鬥,以壓倒性的人數優勢,最終將其全殲。
清虜宿將努山,在被金海東路的擲彈兵們投擲的各款手榴彈炸了個七葷八素之後,又被金海東路重騎兵營悍將葛朝忠用長槍迎麵衝擊刺了個透心涼,死在了戰場之上。
塔山鋪,距離耀州城也是三十餘裡,是耀州城與海州城之間驛道上的一站,所以這邊戰鬥剛結束,袁進麾下的騎兵營和金海北路的重騎兵營就趕到了戰場附近。
他們都沒料到,耀州城會如此輕易就拿了下來,於是雙方在會師之後士氣大振的同時,膽子也大了起來。
安慶後被留在塔山鋪,帶領麾下擲彈兵紮營立寨,安頓後路,其他三路人馬,共計五營騎兵,約七千多騎,在祖克勇的指揮之下快速奔向海州城。
塔山鋪離海州城並不算遠,不過三十多裡地罷了,對於全數有馬的騎兵隊伍來說,也就一炷香的時間。
崇禎十六年三月十一日午時左右,祖克勇帶著七千多騎人馬抵達了海州城的南門——廣威門外不遠處的沙河南岸。
海州城內的守軍,顯然並沒有收到耀州城已經被攻破的消息,所以沙河上的石橋不僅沒有被破壞,甚至都無人防守。
祖克勇率部到來之後,迅速派人占領了沙河上的石橋,並通過石橋快速抵近了海州城的廣威門外。
城上清虜隨即開炮轟擊。
清虜城頭的炮擊,雖然逼退了過於靠近的隊伍,迫使祖克勇率部退至沙河石橋附近駐紮,但是城上炮擊並未給祖克勇麾下人馬造成多大殺傷。
而與此相應的是,親眼目睹了廣威門外數千明軍意外來襲的情況之後,已經早一步接到了牛莊守軍求救報告的羅碩,立刻叫停了正準備派往牛莊的援軍。
他一邊派出一隊信使快馬出北門,緊急向鞍山驛城和遼陽城方向示警,一邊命令城中全體守軍上城迎敵。
羅碩的戒備之心與謹慎處置,雖然保全了海州城,但卻在某種意義上卻“害慘”了駐防在牛莊驛城內的清虜守軍。
牛莊駐防八旗主將,是滿洲鑲白旗宿將甲喇章京哈寧阿。
其麾下,除了三個分彆隸屬兩白旗的滿蒙牛錄之外,還有隸屬兩白旗漢軍的兩個漢人牛錄。
與耀州城內的駐防八旗有所不同的是,這裡的駐防八旗牛錄,都是攜家帶口定居於此處的。
他們不僅在這裡駐紮守禦,而且還帶著各家各戶的家眷和大批包衣奴才,在這裡屯田自給。
雖然他們此時還沒有選擇形勝要地、修建滿城鎮守的處心積慮,但是這個牛莊城,卻在事實上成了一座這樣的滿城。
因為牛莊城,城池雖然不大,但卻處在渾河、太子河與遼河三河彙流的地方附近,其戰略位置屬實重要。
其地往南,可順流而下直通遼東灣。
其地往北,可以走遼河主航道往鐵嶺,也可以走渾河主航道往盛京,還可以先走渾河再往東北進入太子河,通往遼陽城。
同時,從其地往東行,可以走陸路約四十裡到海州城西門外,也可以走沙河水路直抵海州城南門外。
沙河水量小,走不了大船,但明軍水師裝備數量最多的船隻即二百料的戰船,卻可以通行無阻。
幾百年後,由於遼河與渾河分彆入海,同時由於渾河、太子河上遊兩岸工農業發達導致水量急劇減少航道萎縮,所以牛莊的地位才一落千丈。
但在整個明朝期間,甚至往後的兩百年內,牛莊城的位置,堪稱是東北地區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之地。
也因此,明朝初年這裡就設置了牛莊驛,隸屬東昌堡。
此地落入後金軍之手後,老奴奴兒哈赤廢棄了更北一點的東昌堡,派人拆取了附近東昌堡、東勝堡等處的磚石建起了牛莊城,並且派駐八旗精銳兵馬專門駐防此地。
到了黃台吉時期,由於遼東半島儘數拿下,遼南地區沒了海上威脅,此處駐防八旗兵馬一度調離,換上了尚可喜的天助兵,到這裡屯田駐防。
但是當楊振的金海鎮重新崛起於遼東半島南段之後,牛莊的位置再次重要起來,加上尚可喜麾下各部人馬陸續調往彆處作戰,此處再次由八旗精銳駐防,主要是駐防遼南的兩白旗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