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並沒有親自來。
雖然他動過親征的念頭,但是作為“大清國”的所謂“天眷皇帝”,在盛京城內暗流湧動,其國內大局尚未完全穩定的情形下,他還不敢輕易搞禦駕親征。
但是,多爾袞還是派出了眼下整個“大清國”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也就是和碩英親王阿濟格。
其實早在三月十一日,鄧常春順利回到盛京城的時候,多爾袞就敏銳的意識到,遼南的形勢很可能要麵臨重大的變化了。
鄧常春帶回盛京城的消息,雖然令他感到震驚和憤怒,但是碩托等人被扣押在蓋州城捏,實際上隻是嚴重有損他的威信和顏麵,要說對他“大清國”的實力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那倒也並沒有。
不過他是見過楊振的,而且與楊振已經做過交易,多多少少知道楊振的為人。
楊振既然做出了扣押和留置其議和使節的事情,那就說明,不論是公開的議和,還是私下的議和,都已近無望了。
至少現階段是不能指望了。
那麼如此一來,以楊振的打法,是一定會“乘人之危”北上進攻的。
因為換做是他,他也會這麼做。
尤其是,多爾袞在將信將疑地從鄧常春的嘴裡詢問得知了楊振因何要將他放歸的“實情”之後,一方麵立刻下旨以談判失敗的理由直接罷免了鄧常春的戶部右參政一職,命他歸家待罪,聽候處置,另一方麵也迅速下旨給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命他儘快啟程前往遼陽城主持遼南防務。
阿濟格的行動速度很快,三月十一日當天中午受命,到第二天中午,就調集安排妥當了隨他南下的各支人馬。
主力當然是兩白旗的巴牙喇營和阿禮哈超哈,但也有一直明裡暗裡與多爾袞兄弟不太對路的兩黃旗部分人馬。
同時,還有隸屬兩紅旗但一直留在盛京附近鑄炮的崇德時期“三順王”裡麵“碩果僅存”的孔有德所部“烏鎮超哈”營兵馬。
就這麼林林總總加在一起,也硬是湊出來了超過三萬增援遼南的精銳人馬。
阿濟格調集了隨行南下增援的各部人馬之後,恰逢耀州城和牛莊城失守的消息被緊急送到了盛京城裡,倉促之下隻能立刻奉旨南下。
從盛京城到遼陽城並不算遠,南來北往的道路也算方便,阿濟格一行人三月十二日下午出發,到十四日上午巳時左右,帶著大批人馬,護著火炮輜重,一路緊趕慢趕抵達了遼陽城。
當然,如果隻是兩萬多人的各旗巴牙喇和阿禮哈超哈,阿濟格一行的進軍速度會快很多,甚至十三日清晨就能抵達。
因為總共也就一百多裡的路程。
但是,深知重炮對於取得勝利有多麼重要的多爾袞,在阿濟格出發之前,一再叮嚀囑咐他,必須以隨行南下的滿蒙騎兵主力護衛恭順王孔有德的重炮隊伍一同南下,決不能輕兵冒進,致使孔有德重炮隊伍被劫。
所以,阿濟格隻得聽命,多花了幾乎整整一天時間,老老實實掩護著重炮和輜重隊伍一起南下。
等他十四日上午抵達遼陽城後,馬上就聽說了長安堡、王大人屯等地失守的消息。
震驚之餘,阿濟格更擔心楊振率領主力在抵達長安堡後,不理會遼陽城,而是直接過河北上,去攻盛京城,
所以他在帶著人馬遼陽城休整了一天之後,三月十五日的淩晨寅時左右,在接到楊振主力抵達長安堡附近的探報後,當機立斷調集了雲集遼陽城幾乎所有的巴牙喇和阿禮哈超哈,朝著長安堡就打來了。
阿濟格一向以勇武自恃,即使時至今日清虜八旗許多隊伍都已經在楊振和金海鎮軍隊的麵前吃了不少的敗仗了,可是他依然堅定地認為,明軍並不擅長野戰,也不敢在沒有防禦工事的野外與他硬碰硬對陣。
而且他曾統軍鎮守遼南,很熟悉長安堡的情況,知道就算把這個長安堡都填滿了,最多也就填得下三千人,現在楊振率領明軍主力抵達,又是以水師船隊行進為主,人數再多目前也隻能駐紮野外。
特彆是長安堡周邊的地形平坦開闊,非常有利於騎兵作戰,長安堡以北就是太子河,以西還是掉頭南下的太子河,楊振的主力隊伍就是想跑都沒處跑。
到時候以兩萬多優勢騎兵發動雷霆一擊,楊振來的人馬越多損失就越大,就算楊振有戰船,就算楊振有重炮,也未必有機會展開部署。
因為楊振是十四日傍晚才抵達的,他不信楊振所部兵馬會未卜先知,剛一抵達長安堡就徹夜不停構築防禦工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濟格力排眾議,非常堅定地認為,隻要他進軍夠快,優勢就在他一邊。
阿濟格的想法,不能說有錯。
事實上,按照他以往的戰場經驗,他也得不出彆的結論。
因為,以往他所遇到其他所有明軍隊伍或者明軍將領,在他擅長的這種以巴牙喇重甲兵為先鋒,集中優勢騎兵快速突進雷霆一擊的打法麵前,從來沒有能扛得住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他忽略了今時早已不同往日。
不僅楊振麾下的人馬,不是他以前他遇到過的尋常的明軍隊伍,就連他自己的麾下也不完全是以前那些身經百戰的八旗勁旅了。
一開始,一切就像阿濟格設想的那樣,雖然遭遇了一些反擊,前鋒隊伍受到了一些損失,但進展總體順利。
可是當太子河上的船隊突然開火,而且還不是幾艘船,而是幾十艘船上都有重炮,大批量的實心彈、開花彈,持續不斷劈頭蓋臉落入快速突進受阻的騎兵隊伍之中,給自己的人馬造成巨大損失之後,阿濟格的心情很快就從巔峰墜落,並且直落深淵。
不過,阿濟格終究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宿將,雖然相當狂妄自負,但是偌大的名頭畢竟不是白給的。
當他意識到這次進攻已經占不到便宜之後,便立刻下令撤退,算是從深淵的邊緣挽回了一萬多的人馬。
事實上,在現在清虜八旗之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物已經不多了,地位崇高的阿濟格算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