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是蔡永芳他們在後方按金海伯夫人要求試製試飛楊振所說的熱氣球時給熱氣球取得的名字。
雖然楊振自己一直在用熱氣球這樣的稱呼,但是這個稱呼對金海伯夫人來說,對蔡永芳以及後方許多參與試製試飛的那些來說,總覺得叫起來彆扭,他們更習慣叫它飛天。
後來,楊振乾脆就按照這些人更習慣的稱呼,直接給它們取了一個名字,就叫“飛天熱氣球”。
有了這個名字之後,蔡永芳他們飛行隊的人更是直接就將這一批同樣造型和工藝的熱氣球簡稱為“飛天”了。
楊振此刻聽了,也不以為意,對於這種帶有明顯傳統中國風的稱謂,他一向接受良好。
“也就是說,你們飛行隊現在具備遠距離飄飛經驗的飛行員和擲彈手,已有二十四人?”
“是的,都督。另外飛行隊還有近百名輔兵,其中也有一些好苗子。雖然沒有還沒來得及完成都督要求的長途飄飛訓練,但卑職認為真到了需要他們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現在頂上去。”
顯然,攻打遼陽城受挫這件事情,連蔡永芳掌管的飛行隊都知道了。
是以楊振一找他來問話,他就敏銳意識到,戰事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已經成為了接下來決定遼陽攻防戰最後勝負的關鍵。
“暫無必要,也不要把形勢想得那麼緊迫。飛行隊是我們決戰製勝的法寶,每個隊員都彌足珍貴。既然有好苗子,那就好好培養,不能輕易出手。因為飛行作戰,容不得半點閃失。”
在問清楚了飛行隊的情況之後,楊振當天晚上就下令,飛行隊全體人員連夜從瀛洲號上全體移駐到位於遼陽城東南的張天寶大營之中。
按照楊振的計劃,兩天之後他們將從張天寶的大營之中起飛升空,然後從東南方向往西北方向飄飛,飄飛的高度在六十丈以上。
最重要的是,在整個飄飛過程當中,執行這次飛行任務的人員要有保證至少有大半個時辰的時間,得漂浮在遼陽城的上空。
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有一批經過訓練的有經驗的飛行隊員之外,還要符合天時和地利的條件要求。
說白了,就是把握好風向。
從方向上講,隻能從“上風位”往“下風位”方向飄飛。
從風速上講,風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風力太大了,蔡永芳他們的飛天熱氣球容易失去控製,而且過快的飛過遼陽城頭也毫無意義。
但是若風力太小了,等燃料耗儘的時候還沒有飛過遼陽城頭,那就有掉落在遼陽城內的巨大危險。
要真這樣,那可就麻煩了,除了直接損失一批人手外,還很可能暴露自己的底牌,甚至是暴露自己決戰製勝的一大秘密。
所以蔡永芳的飛行隊,目前對飛行作戰的條件要求非常高,天時地利人和,缺了哪樣都不行。
而楊振之所以選擇遼陽城城南偏東的張天寶大營作為飛行隊預備飄飛的升空之地,是因為仲春時節遼東地區刮東南風的概率最大。
接下來的兩天之中,遼陽城外的金海鎮明軍沒有再主動發起攻城,甚至連炮擊也沒有發起。
楊振在明麵上安排的唯一行動,是命令張國淦的征東右翼軍火槍團營以營為單位,輪番進入他們之前駐紮的壕溝,將他們藏身的壕溝按照之字形的線路,不斷往遼陽城大西門方向掘進。
登上城頭觀望形勢的阿濟格、薩穆什喀、孔有德等人,也都知道金海鎮明軍以往攻城作戰慣用的套路和打法,所以一見城外明軍如此,就知道他們打算通過挖掘壕溝甚至地道接近城牆,然後埋設火藥炸城。
對於楊振的這個“套路”,阿濟格他們是既有所擔心,但又不是太擔心。
有所擔心,是因為楊振麾下的人馬以前采用這種打法,就曾打破過“大清國”許多個城池。
至於說“不是太擔心”,則是因為他們自認為,已經看破了楊振的“套路”和後手,隻要做好針對性的防範,說不能還能給楊振派來掘地攻城的人馬來一個大的。
也因此,他們除了下令重炮人馬調整炮口角度,努力轟擊城外沿著壕溝不斷掘進的明軍隊伍之外,也開始派遣大批遼陽駐防八旗漢軍從城內反向挖掘地道,在金海鎮明軍掘進的方向上大量布設地聽,準備隨時反擊。
雙方都在努力,但努力的方向實際上完全不同。
崇禎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中午時分,遼陽城一帶晴空萬裡,風和日麗,東南風不大,但也吹得張天寶大營望樓上懸掛的北鬥七星旗迎風飄揚。
六架巨大的飛天熱氣球,在楊振、張天寶尤其是被震撼到瞠目結舌的葉赫那拉南褚等人的注視之下,正在緩緩上升。
為了更多的搭載一個個重達二三十斤、威力巨大的特製鐵殼“萬人敵”,楊振果斷接受了蔡永芳的建議,暫時放棄了三三製在飛行隊中的應用,而是采用了一架熱氣球由一個飛行員搭配一個擲彈手的做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次將飛行隊用於實戰,即使是來自後世,楊振的心中也難免有些忐忑。
最重要的是,此戰不容有失。
一旦達不到預期效果,不論最後是失控,偏離預定的方向,還是被擊落,或者墜入城內,被清虜俘獲,其對自軍士氣的負麵影響,可能會比之前自軍重炮被壓製更為嚴重。
特彆是剛剛編入金海東路團營下麵單獨組建的南褚所領察哈爾營,以及其他被打散補入祖克勇、敖日金、葛朝忠營裡的清兵俘虜們,恐怕就要節外生枝,出亂子了。
好在這次升空的過程十分順利。
在蔡永芳的親自帶領下,六架巨大的飛天熱氣球很快就上升到了預定的高度,隨後在飛行隊地麵人員配合解開係在地麵的繩索之後,開始一起隨風往幾裡外的遼陽城方向慢慢飄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