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年四月才剛滿二十歲的嶽托長子羅洛渾,已經繼任多羅克勤郡王爵位、繼任鑲紅旗旗主之位好幾年了。
雖然現在的他已經理順了鑲紅旗內部事務,已經成為清虜八旗裡麵無可爭辯的鑲紅旗旗主,但是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洗禮的他,麵對眼下局勢仍不免有些恐慌。
早在遼陽城被金海鎮大軍攻下的消息傳開之後,他就派人送信給多爾袞,請求盛京方麵派人親赴廣寧主持防務,要不就將往廣寧增派人馬。
但是一個月過去了,多爾袞當時口頭許諾的援軍遲遲沒有到位。
甚至包括三個月前,為了應對遼西各路人馬突襲邊外蒙古部落而被調往鐵嶺坐鎮的正紅旗主力兵馬,也是一去不回。
由繼任和碩禮親王滿達海親率正紅旗主力,前往安撫穩固科爾沁蒙古各旗,固然無可厚非,畢竟“大清國”已經失去了高麗,絕對不能再失去外藩蒙古各部落了,尤其是科爾沁蒙古各盟旗,但是廣寧城這邊總要一起考慮考慮吧?
這邊可是麵對著明國薊遼督師府和遼西的各路兵馬主力啊!
然而滿達海他們剛一抵達鐵嶺、開原等地,就被多爾袞一道旨意下去,直接駐留在了當地,迄今已有三個來月了。
可是事實已經證明,遼西各路兵馬的主力沒再繼續突襲邊外,去攻打科爾沁蒙古各部盟旗,而是盯上了廣寧城。
羅洛渾雖然不敢當眾對多爾袞的各種安排口出怨言,但是他的心裡其實一直都在腹誹不已。
“滿達海那邊也是,為何遲遲沒有消息?明國的主力兵馬,分明就在廣寧城外,他率正紅旗主力停留鐵嶺,遲遲不肯回援廣寧,兩紅旗本是一體,難道他要袖手旁觀嗎?!”
現在兩紅旗的旗主,都是源出於老禮親王代善家族。
其中,滿達海是代善的第七個兒子,而羅洛渾是代善長子嶽托的長子,乃是代善的長孫。
相應的是,兩個人的關係雖然是叔侄,但其實年齡相差不大,羅洛渾剛剛年滿二十,而滿達海也不過二十一二歲,以往的私交也不錯。
所以,在廣寧城麵臨危機的情況下,對滿達海的“見死不救”,羅洛渾的心裡是又急又氣。
因為於情於理,滿達海都不該袖手旁觀。
“王爺不要著急。以奴才之見,皇上迄今沒有從盛京派來援軍,一方麵必有其他的考慮,另一方也說明皇上對王爺充分信任。”
麵對年輕的第二代克勤郡王羅洛渾,協理鑲紅旗旗務的總管大臣老將瓜爾佳吳拜,站出來躬身開解勸慰道:
“再一個,閭陽驛城、西平堡城失守的消息,前天夜裡才剛剛送出,至今不過兩日,王爺還是要多一些耐心才是。”
這個吳拜,本是多爾袞自領的正白旗人,屬於多爾袞的親信。
多爾袞在即位之後,既擔心羅洛渾、滿達海這些人年輕沒經驗,辦不好鎮守西線的差事,又擔心他們對自己有二心,不肯乖乖聽話,所以便從自己的正白旗中拔擢了許多舊部老將,安插到了兩紅旗內擔任總管大臣。
畢竟,想當年老禮親王代善死後,對於正紅旗、鑲紅旗旗主的位置,多爾袞與黃台吉的意見並不一致。
多爾袞推薦的人選,是碩托和阿達禮。
至於最終的人選,也就是滿達海和羅洛渾,則是黃台吉的決定。
黃台吉此舉不僅挫敗了多爾袞的圖謀,而且一舉收獲了滿達海、羅洛渾和兩紅旗許多人的忠心。
但是現在,時過境遷,黃台吉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在位的是多爾袞。
雖然兩紅旗旗主的名分已經確定,不可輕易更改,但是當年雙方種下的嫌隙,卻並沒有隨著多爾袞繼位後對他們名分的認可而得以消除。
結果就是,出身正白旗的這個吳拜,在去年多爾袞即位不久,便取代了此前的鑲紅旗總管大臣,被安排到了廣寧城中協理防務。
如今在鑲紅旗的滿蒙大員裡麵,他屬於多爾袞的人,話裡話外當然是站在盛京朝堂方麵來考慮問題。
雖然他對眼前形勢,心底也十分悲觀,但是在羅洛渾和其他鑲紅旗滿蒙大員麵前,還是要強撐局麵。
“是啊,主子爺,廣寧城高大堅固,遠超閭陽驛城、西平堡城,就算明軍重炮多過我們,也不是他們短時間能打破的,而且我軍糧草足以支撐半年之用,隻要頂住十天半月,外麵形勢必然發生變化。”
這時,一直隸屬鑲紅旗的老將、廣寧駐防昂邦章京馬喇希,也出麵力挺吳拜。
“到那時,明軍主力師老疲憊,糧草不繼,才是盛京和鐵嶺方麵出兵,前來為我等解圍的最佳時機。
“所以,奴才以為,以我大清國皇上之英明,皇上或許是在下一盤大棋,而我們則是我大清國誘敵深入,然後畢其功於一役的關鍵。”
這個馬喇希,早在安平郡王杜度還活著的時候,就是鑲紅旗下的重臣了。
後來由於張存仁“叛變”,安平郡王杜度被殺,馬喇希也被回師盛京的黃台吉問罪奪官,直到多爾袞即位,才有重新起用了他,讓他做了廣寧駐防八旗的昂邦章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他算是如今的鑲紅旗裡比較傾向於多爾袞的滿蒙大員了。
誰料他的“大棋論”剛一拋出,就立刻遭到了另一位在嶽托時期就是鑲紅旗老資格的元老重臣的反駁。
“馬喇希你說什麼胡話?!今日城外重炮輪番轟擊的情形,你難道沒有看見?你真的以為西城牆還能扛得住十天甚至半個月?”
這個毫不客氣當眾質問馬喇希的人物,正是羅洛渾的外祖父吳爾古代。
其出身哈達部,是哈達部末代貝勒之子,本身又是老奴奴兒哈赤的女婿之一,加上後來又嫁女給嶽托為繼福晉,所以與野豬皮家族是親上加親,地位尊崇。
當然,因其出身哈達部,且身份顯赫,其在老奴統治時期雖然地位尊崇,但並未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