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康喀賴的人,從鐵嶺西進,然後進入杳無人煙的遼河套,一天之內疾馳南下三四百裡的路程,儘皆疲憊。
否則,祖大樂、桑噶爾賽往東派出的巡哨,可能就全軍覆沒了。
當天晚上入夜時分,從小黑山一帶逃歸的巡哨,向祖大樂、桑噶爾賽等總兵報告了清虜正紅旗前鋒兵已經抵達小黑山的消息。
於是,鐵嶺清軍援兵南下的消息,很快就被送到了祖大壽和洪承疇聯袂下寨的廣寧城西明軍大營。
此時,經過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二十八日連續三天的炮擊,廣寧城的東、西、南三麵城牆,已經千瘡百孔。
尤其西城牆,已經在大批重炮的輪番轟擊之下,垮塌了一小段外牆。
就在二十八日的上午,祖大壽已經下令麾下兵馬衝擊過一次城牆缺口了。
但是衝上去的上馬,被破損的城牆內清軍構築的工事所攔阻,除了損失掉一批先頭隊伍之外,並未取得預期的戰果,未能真正攻入城內。
但是,廣寧城已經搖搖欲墜,真正拿下它,也就是一天半天之內的事情了。
不論是祖大壽麾下的遼西各路人馬,還是隸屬於薊遼督師府的各部人馬,對此都充滿了信心。
然而,鐵嶺方向清虜援軍的到來,讓一切突然出現了變數。
由於擔心清虜援軍入城,同時也擔心第二天清虜援軍衝擊城外明軍大營,洪承疇在與祖大壽商議了一番之後,一邊下令祖大樂繼續派人探察小黑山、大虎山以北清虜援軍的動向與數量,一邊命令已經在傍晚時分停下來的重炮陣地,繼續炮轟廣寧城城西已經搖搖欲墜的南段城牆。
同時下令全軍做好最後大戰的準備。
崇禎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淩晨,大約寅時左右,在集中了大批重炮,展開持續多時的輪番轟擊之下,廣寧城高大巍峨的西城牆幾乎整個南半段,在一陣陣驚天動地的轟鳴之聲中相繼出現了大範圍的垮塌。
仍在城內的鑲紅旗旗主、多羅克勤郡王羅洛渾聞訊後,一邊命令總管大臣吳拜、廣寧駐防八旗昂邦章京馬喇希指揮守城人馬立刻填補缺口,進行反擊,另一邊則果斷下令巴牙喇纛章京程尼、蟎洲固山額真吳爾古代跟隨自己突圍。
大約卯時前後,也就後世清晨五點多鐘,就在吳拜、馬喇希等人指揮城內其他人馬與已經衝進城內的大批明軍殊死搏鬥的時候,羅洛渾在程尼、吳爾古代的掩護下,帶領巴牙喇營、阿禮哈超哈營,通過吳爾古代掌管的廣寧城北門“突圍”而出。
說是突圍,其實廣寧城北門外除了幾支日常負責巡哨了望的隊伍之外,並無圍城明軍的營盤和工事。
圍三缺一,迫使城內清軍從北門逃離,原本就是洪承疇他們的計劃。
隻是計劃多少出了點紕漏,在應對鐵嶺方向可能來援的滿蒙聯軍方麵,考慮的沒那麼周全。
但是好在廣寧城外的明軍數量足夠多,這幾天打下來,除了城西明軍主力大營衝擊過一次西城牆之外,駐紮在城南和城東的兩路人馬,隻是配合炮擊,打個輔助,並未發起過蟻附攻城的行動。
等到城北發現有大批清虜騎兵突圍的消息傳來,洪承疇、祖大壽再次下令,由城西大營明軍主力負責主攻城內清軍,徹底拿下城池,同時由祖大弼、王廷臣、楊國柱各率所部騎兵繞路城東北上追擊。
崇禎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卯時三刻,從廣寧北門突圍北上的羅洛渾、吳爾古代、程尼約萬餘人,在廣寧城東北三十多裡地正安堡附近,遇到了在這一帶等待他們已久的祖大樂所部人馬。
祖大樂發現突圍的這支清軍後,馬上派出信使通知各方,然後激戰隨即展開。
而被那排在其他方向設伏的桑噶爾賽、吳巴什兩部人馬,在正安堡一帶的伏擊戰打響之後,也從鎮遠堡、鎮邊堡等地快速趕來。
與此相應的是,經由廣寧城東快速北上的祖大弼、王廷臣、楊國柱所部騎兵,總計約兩萬多騎,也在接到祖大樂麾下的報信後,迅速揮軍奔向正安堡。
這一切,原本都在洪承疇與祖大壽的計劃之內。
如果一切照此順利發展的話,廣寧城之戰將會是一場完勝之戰。
但是,由於鐵嶺方向清虜援軍在頭一天傍晚的到來,讓原本計劃的好好地一場完勝之戰,最後演變成了一場相當混亂的大會戰。
四月二十九日,卯時三刻,祖大樂所部約萬餘人,在正安堡東南地帶迎麵攔住了突圍後企圖奔往鐵嶺方向的鑲紅旗巴牙喇營與阿禮哈超哈營主力。
祖大樂所部雖然是以逸待勞,但是對上急於北逃的鑲紅旗滿蒙精銳,很快便處在戰鬥中處於下風。
多虧了桑噶爾賽、吳巴什兩部人馬在小半個時辰的時間內相繼趕到,進入戰場,方才將將將羅洛渾、程尼、吳爾古代擋住。
隨後不久,王廷臣、祖大弼、楊國柱也相繼率部趕到,遂將羅洛渾、程尼、吳爾古代所部清虜兵馬徹底包圍。
然而不久之後,頭天夜裡駐兵於鎮遠堡東北約三十裡一帶的滿達海、瓦克達、吳克善大軍,聞訊而來,迅速加入了戰場。
這一場混戰,或者會戰,從清晨卯時左右打響,一直打到了當日上午的巳時以後,最終隨著洪承疇、祖大壽親率攻城主力與大批火炮抵達戰場,方告結束。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