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五章 父輩_大明新命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新命記 > 第一二四五章 父輩

第一二四五章 父輩(1 / 2)

楊振抵達長勝堡的時候,一直充當整個遼西各路大軍先鋒隊伍的宣府軍,約有兩萬餘人,已經率先完成了渡河。

與此同時,其中數千先頭人馬,也在袁進本人的引領之下,護送著宣府鎮總兵、鎮朔將軍楊國柱,抵達堡北,背靠堡城,擇地紮營。

楊振從前來迎接的袁進嘴裡得到這個消息以後,便也不進堡城,徑直轉往堡城以北,去跟自己叔父見麵。

“振兒,叔父要感謝你啊!若不是你,不是你帶著金海鎮的人馬苦戰多年,一路收複金、複、蓋、海和遼陽城,叔父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重新踏上河東的土地啊!”

楊國柱一見了自家侄兒,連忙從簇擁著他的人群中抽身,朝著楊振迎來,甚至不等楊振向他行禮,就三步並作兩步,來到麵前,滿麵笑容的拉著楊振的胳膊,感慨了起來。

遼河以東的土地,已經清虜占領了二十多年了。

對楊國柱這種一心想要打回遼東,收複故土的性情中人來說,這次帶著他從宣府一路帶來的人馬率先渡過遼河,踏上河東的故土,心情是非常激動的。

楊國柱與洪承疇、祖大壽兩人不一樣,甚至與洪、祖二人麾下的許多總兵大將都不一樣。

彆人把打頭陣,當先鋒,尤其是這一次率先渡河,前往長勝堡,當成是一種十分危險的任務,唯恐冒進中伏,或者孤軍被圍。

因為這樣的事情,在以往的戰爭中數不勝數。

雖然楊振拿下遼陽城,給了他們極大的鼓勵,但也僅僅是一個鼓勵而已。

幾乎所有將領,都想跟著洪、祖的中軍大營渡河,誰也不想在河對岸的情況還不明朗,尤其是楊振本人還沒有親自率軍抵達之前冒險過河。

哪怕袁進已經事先搭好了一座浮橋,並且已經明確告知他們,金海鎮的另一支水師船隊也已經抵達了東麵幾十裡外的渾河航道之上,即便真有清虜兵馬在他們渡過遼河的時候搞什麼半渡而擊,他們也能應對得了。

可是,不論是直屬薊遼督師府的各部人馬,還是祖大壽直領的各部人馬,在誰先過河打頭陣的問題,一直議而不決。

最後還是楊國柱主動站了出來,表示願意繼續當這個先鋒。

一方麵是因為他更加相信自己的侄子,相信自己的侄子不會坑害友軍,若河東有大批清虜出沒,楊振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並不覺得先行過河是什麼壞事,相反,能作為遼西各路兵馬之中第一個率部過河的,他覺得無上榮耀。

過去的遼西兵馬,彆說往東過遼河了,他們連大淩河都不敢跨過,甚至都不敢往大淩河東岸看一眼,唯恐被認為是“擅開邊釁”。

現而今,大淩河雖說是跨過來了,而且連廣寧城也給拿回來了,但是二十年來養成的謹小慎微或者畏敵如虎的處事方式和行事習慣,仍在他們腦子裡發揮著作用。

萬事不敢爭先,事到臨頭,先躲再說。

一旦哪天硬氣起來了,敢於直麵挑戰了,那必定是由於躲不過去了。

什麼是暮氣?

這就是暮氣。

楊國柱最痛恨這一點,但是麵對遼西諸多同僚的暮氣與積習,他卻無可奈何,隻能做好自己,無愧於己心而已。

也正因為如此,當他在遼河以東的長勝堡,見到風塵仆仆趕來的侄子楊振,一時間感慨良多。

楊振當然不知道這中間還有這麼多曲折,見了自家叔父,聽他那麼說,一邊嘴上說著不敢當,一邊忙著見禮,然後向楊國柱簡要介紹了隨行的部將。

楊國柱見過袁進、祖克勇,到了長勝堡,又見了哈喇把兔,此時跟在楊振身邊的隨從之中,隻有嚴省三、祖克祥二人他沒有見過。

此時得知祖克祥是祖克勇親弟弟,楊國柱一陣誇讚,稱其人才俊秀,兄弟同心,尤為難得。

各自見禮與寒暄過後,其他人自覺退開,到彆處警戒,給他們叔侄二人留下了一個私下談話的空間。

“我聽說,祖大帥在你收複遼陽城後,曾經派人專程去過遼陽,見過你?”

“沒錯。是祖大帥帳下行人,一個名叫祖思的。還有洪督師族弟,督師府行人洪承撰,他們一同來訪。”

楊振說的都是事實,隻是沒有向楊國柱挑明“祖思”的身份。

畢竟“祖澤潤”這個人在大明朝這邊的官麵上曾經上報的是下落不明“或已死難”。

若是挑明這一點,楊振也不確定自己這個對老朱家頗有一些愚忠的叔父,會有怎樣的反應,所以乾脆不提。

不過,楊國柱倒也沒有糾結到底是來的是誰,他見楊振坦承見過遼西來人,馬上就又問道:

“可是來談關於收複沈陽,還有收複沈陽之後的事情?”

“正是。”

“他們跟你說了什麼?祖大帥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最新小说: 北境之王:從假死開始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則 哥倆好苦 村婦的秘密! 異能覺醒:從學渣開始逆襲 娛樂:開局和大蜜蜜離婚 穿越異界,我的技能竟然都是光環 窺命觀天 九龍神魔訣 天劫凡塵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