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簿說,他在奉天縣見過前朝眾皇帝的畫像,又根據十八具龍袍屍體的年齡猜測,我們眼前的屍體都是前朝皇帝;
進而判斷出,不遠處坐著的女性輪廓是個八十多歲的蒼老女屍,也就是那位傳奇女帝的玉化屍身。
我乍聽起來感覺荒誕且滑稽!畢竟人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但,如果文主簿猜中了,兩處假設就得到了互相佐證,
換句話說——
不遠處那位“老十九”的性彆和年齡,是檢驗文主簿邏輯能否自洽的關鍵。
邏輯通了,他關於十九具屍體都是前朝皇帝的猜想就很難被推翻。
畢竟這些玉化屍體身上統統裹著明黃龍袍,而且表觀上的年齡與史書記載的眾皇帝駕崩年齡幾乎沒有出入,性彆方麵也確實存在一位女性,唯獨數量上少了兩個。
巧合千千萬,但巧合集中在單個事件上同時發生的概率卻很小。
——完美的“雙猜假設”,古代先賢的絕妙智慧。
所有人麵色漸漸凝重起來。
我潛意識裡已經察覺到——即將麵臨的問題非同小可,弄不好下半輩子就要活在追殺和惶恐裡了。
這絕非杞人憂天
常聽家裡那些上年紀的人關起門來閒聊,傳遞給我一種認知
不論是哪朝哪代,皇帝注定是“神秘”、“叵測”的代名詞,尤其是大一統王朝,有無數勢力儘皆像餓狼一樣窺伺著皇位和皇家傳承下來的秘密;
皇位自不必說,誰都願意當皇帝,但比起那把冷冰冰的龍椅,皇家所掌握的秘密卻能吸引更多勢力的關注。
因為,秘密之中不僅囊括了巨額寶藏、帝王權謀、曆史黑料;
甚至天地造化之玄機,鬼神奇術之奧義,可能統統是被皇權獨家掌控著。
世家、豪門假如嗅到了哪怕半絲氣味,一場腥風血雨在所難免;同時也可能會給我們幾個帶來滅頂之災。
胡大頭乾笑兩聲,對我的想法嗤之以鼻,不屑道
“吹吧!還滅頂之災?!你也配?!那些世家豪門又不是二百五,誰會在乎那些不著邊際的鬼話?哪有什麼秘密!
文主簿搖頭對胡大頭道
“皇家確實掌控著很多重要機密,有的是口耳相傳,有的用暗語記載在秘史裡,更多一部分記載在蜜雨珠裡。
(蜜雨珠,神獸當康體內凝結的珠子,可以向直係血親傳遞消息,詳見第二十三章。)
有些盜墓賊冒死去挖帝陵,為的就是地下記載有秘密的典籍和蜜雨珠,專賣給有野心的勢力。
指甲蓋大小的一顆珠子,興許能夠吃喝嫖賭幾輩子。可見這些秘密的價值。”
文主簿說著。
我摸了一下褲兜的碎片。
萬幸,這幾天折騰的死去活來,病花子在客棧給我的蜜雨珠的碎片竟然沒丟。
文主簿曾說過這塊碎片在我身上,烏衣人和燕國娘娘會有所忌憚,難道這個碎片裡裝的就是皇家秘密?
胡大頭向文主簿追問“要是真有那麼牛掰的東西傳下來,天地、鬼神都有!
皇帝自己學明白了以後,就應該世世代代是皇帝,哪個還敢扯旗造反?
為啥到了王朝末期,皇帝們一個個全是菜雞?是有用的東西都失傳了?”
文主簿想了想道“失傳隻是一方麵,最主要的是皇帝把控著天地造化、鬼神之術也未必是為了用,更未必親自去學。
帝王們之所以要牢牢控製這些秘密,最重要的目的是防止泄露,防止野心家們通曉、濫用,以至威脅到皇權。
所以這些秘密最終的歸宿大多是封存起來,成為禁忌。而禁忌往往能勾起人的好奇心,讓人亢奮
也因此,很多世家大族聽見皇家秘史,就像蒼蠅見牛糞一樣興奮,不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搞到手裡。”
胡大頭若有所思道
“你們猜,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殺了那麼多枉死鬼,毀了那麼多典籍,該不會也是為了把春秋戰國以來散落在民間的機密銷毀吧?”
文主簿隻是突然轉頭看了眼胡大頭,並沒有說出答案。
其實答案不言自明,我隻是有些想不通——
不論是前朝,還是本朝,每天都會封禁很多東西,典籍、史論、方術、淫巧,全能威脅到皇權嗎,於是問
“那麼多被禁、被燒的典籍,應該並不全是教人謀反的學問吧
肯定也有士農工商之道,可以讓老百姓過的舒坦些。
也不能讓普通人接觸嗎?”
“不能!朝廷說是禁忌,那就是禁忌。不論什麼目的,隻要你敢有染指禁忌的心思,就有幾百種死法等著你。”
文主簿冷笑了聲,又道,
“再說,學那些乾什麼?惠及百姓又有什麼用?學的越多,世家、百姓變得越聰明,也是對皇權、對朝廷不小的威脅。
正所謂,天才、地才、人才,不如養奴才!”
文主簿說的雖然難聽,卻有幾分道理。
朝廷最關心的是穩定,皇帝最關心的是怎麼樣能讓龍椅更穩當、沒人造反,彆的都在其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有些東西好歸好,隻要可能威脅到皇權,就不如作為禁忌永遠的封存起來,亦或是銷毀!
銷毀~~我不禁抓起腦殼來
文主簿剛才也說了,野心家們聽見皇家秘史,就像蒼蠅見牛糞一樣興奮,不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搞到手裡,當然包括殺人滅口。
俗話說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