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到此處,舞台的上空,也就是關柔舒所在“家”的上方,忽然亮了起來。
出現了一輛由光效構建的動車。
而扮演女兒的潘蘭依正坐在“動車”之中,姿勢與正坐在“家”中的關柔淑一般無二。
這是通過舞台分區升降以及控製燈光,營造了這樣一種效果。
從觀眾們的視角看上去便是關柔淑在下方的家中,潘蘭依在上方回家的列車中,雙方看不見彼此卻表達著對彼此的思念,形成一種時空交錯之感。
關柔淑唱完一段便到了潘蘭依:
“親愛的媽媽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夠好嗎?”
“我是第一次做女兒可也是第一次來做我,”
“離開家的那天車開之後偷偷的哭了,”
“我不想讓你擔心笑著揮手呢,”
“人長大不輕鬆,我後來才知道。”
……
潘蘭依雖還未晉級歌王但唱功也毫無問題,更彆說這首歌與當初她和江圖第一次合作的那首《她》情感極為相似,所以對她而言也算是手到擒來了。
這首《是媽媽是女兒》在前世也是出自春晚的歌曲,在前世華夏央視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情況下,這首歌被許多網友稱為23年春晚唯一能看的節目,雖有誇張的成份,但毫無疑問這首歌是極為優秀的。
旋律優秀,但最讓人感動的無疑還是歌詞部分。
歌詞沒有使用華麗複雜的辭藻,而是以簡潔質樸的語言來表達情感,如“早上吃飯了嗎,按時睡覺了嗎”,這種簡單的話語卻充滿了生活氣息,讓觀眾們更有代入感,更容易聯想到的自己的父母或者兒女。
也將母女內心細膩的獨白呈現在觀眾們眼前,讓聽眾能真切感受到母女之間那種深厚且複雜的情感紐帶,極易引發共鳴。
當潘蘭依唱完這一段時,扮演母親的關柔淑起身,歌曲的情感進一步推進:
“孩子會穿過大雨去懂人間的道理,”
“我隻能嘮叨因為我已幫不上你了。”
潘蘭依:
“媽媽會留在童年給我打很多電話,”
“我先掛了地鐵上。”
關柔淑:
“早上吃飯了嗎按時睡覺了嗎?”
“原諒我隻懂這樣參與你生活。”
……
這首歌不僅情感上與江圖去年發布的那首《她》類似,歌詞的風格也很類似,都是用著最質樸的語言表達著最真摯的情感。
歌詞描繪了眾多生活場景,像送女兒上學媽媽哭了、女兒離家時偷偷哭等,這些場景真實而普通,但卻蘊含著濃濃的親情。
並且當初歌曲《她》發布的時候還有一條熱評是這樣說的“少和媽媽說難過的事,她幫不上忙,也會睡不著覺”,直到現在打開音樂軟件找到這首歌也還能看到這條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