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林星野已經帶上了口罩和鴨舌帽,看不清麵容,不然以他在青州的知名度……也不用蕭景去感受這些路人的故事了,估計很快便有一堆人圍上來主動“提供靈感”。
雖說蕭景也在節目中露麵了,但畢竟次數比較少,而且熒幕上的形象和線下差距也很大。
不注意的話,這就是個普通的小老頭,一般的幽州人很難認出來。
林星野聽見這話不由問道:“但是肖老您不感覺這些噪音會乾擾到思緒嗎?”
“對你們來說可能是噪音,但對我來說……隻能算是嘈雜聲吧。”蕭景解釋道:“小時候我父母的工作就是賣菜,他們擔心我貪玩做壞事所以要求我每天放學都得去他們的賣菜攤,等他們賣完菜才能一起回去。”
“為了晚上不熬夜補作業,我隻能在賣菜攤邊看書學習了,有時候忙起來他們去進貨我還得看會攤子。”蕭景笑道:“菜市場的環境你應該是知道,經常為了一毛兩毛的零頭扯著嗓子喊……時間久了我竟漸漸習慣了,反而在這種環境中才會有那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後來開始學習作曲我發現自己到類似雜亂的環境中會更容易找到靈感。”
“而且正是童年的經曆奠定了我後來的創作風格,我的許多作品都在描繪普羅大眾。”
林星野聞言由衷的感歎一句:“厲害!”
林星野所言也正是觀眾們所想,滿腹讚歎之詞化為一個樸實無華的詞語:牛逼!
而荊州那邊的歌迷看到這更是無比驕傲,紛紛在彈幕發言:
“蕭景大神說的確實沒錯,他的許多作品都在描繪社會底層民眾。”
“不僅僅是描繪,更是讓社會聚焦這些弱勢群體,給了他們很大幫助,並且蕭景本人這些年也親自幫助了許多貧困地區的人,捐了很多所學校!”
“記得有一年荊州洪災幾十萬人失去了家園,蕭景大神隻用一夜便創作出一首經典公益歌曲,為災區籌集了幾十億善款,並且這首歌曲的收益也全部用於公益事業!另外,直到今天蕭景大神的那首歌也還是荊州最經典的公益歌曲之一!”
“而且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蕭景大神還是個帥小夥,青年時期便有如此悲天憫人的心理胸懷格局不可謂不大!”
“原來蕭景大神童年還有這麼一段往事,難怪作品風格如此鮮明。”
“可以可以,這才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
這樣的人,不管對於哪個大州的歌迷而言都是值得敬重的。
許多之前不了解蕭景的觀眾,看到這裡也紛紛表示,等節目結束就去搜索蕭景的歌曲,好好聽一遍!
再接著鏡頭跟隨蕭景和林星野兩人看了這個城市的許多地方,步行街、小吃攤、大超市……
甚至第二天、第三天兩人依舊在“閒逛”。
林星野還好,但眼看著已經到了第三天林星野的粉絲們倒是著急了起來,再逛下去可就來不及寫歌了!
好在,接下來的兩天蕭景直接開始閉關模式,兩天之後一首足以讓林星野眼前一亮的佳作誕生了,頗有種一氣嗬成的順暢感覺。
不得不讓眾多觀眾感歎一聲:這就是老一輩藝術家的從容不迫嗎?
……
再接著便是第三位作曲人、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