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到了這首歌的副歌部分,原本就已經很快的語速再次加快:
“アイムアルーザーどうせだったら遠吠えだっていいだろう,”
我是個oser,所以就算虛張聲勢也無所謂吧)
“もう一回もう一回行こうぜ仆らの聲,”
再一次再一次前行,我們的聲音)
“アイムアルーザーずっと前から聞こえてた,”
我是個oser,很久以前就已經聽到)
“いつかポケットに隠した聲が.”
那不知何時被深藏在口袋之中的聲音)
……
副歌的底鼓加軍鼓帶著強烈的電子衝擊感,每拍的力度幾乎相同給人一種強烈的重複感,但旋律線條卻相對流暢輕盈,這種剛柔並濟的對比讓節奏充滿張力。
並且相較於極簡編曲的主歌,副歌部分突然加入鼓組、合成器貝斯、多層人聲疊錄,音量也瞬間提升了不少,這種從壓抑到釋放的瞬間切換再次讓歌迷們感受到一種比前奏更爽的“爆發”爽感。
這不由再度讓許多歌迷在心中感歎一聲好聽!
好聽的音樂不管換了哪種語言都是好聽!
普通歌迷隻覺得好聽,但對於另外一些專業的音樂人而言,聽完這一段的他們早已經目瞪口呆了!
因為這首《oser》的演唱難度其實是相當之高的!on》被改編成“那一天的憂鬱憂鬱起來”之後,便有歌迷問這首《oser》不會也要慘遭毒手吧?
當即便有其他粉絲表示不可能,因為這首歌壓根不是一般人能唱的!
演唱這首歌首先便是情感理解方麵,既有對自己這個“oser”的自嘲,也有不對命運低頭的抗爭,所以就需要唱出頹廢中帶著些倔強的味道,尋求兩種情感的平衡。
拋開這些玄妙的情感不談,這首歌對演唱者的聲線控製力、氣息穩定性和情感精準度都是極大考驗。
就比如說這副歌部分,需要在多句歌詞中保持高音的穩定輸出,並且像【仆はローザー意気地なしのままで】這句的尾音“で”需要延長兩到三個節拍,然後立即銜接下一句,中間幾乎沒有換氣的時間,並且這樣的段落不止一處,對氣息續航能力要求極高,一旦氣息支撐不足,高音就會變得虛浮。
同時在副歌部分還有大量的真假聲交織處理,比如【ローザー】的“ー”用真聲打底,尾音突然轉入氣聲假聲;【ひきこもりのように】中“ように”用輕假聲帶過,緊接著“閉じこもってた”又切回真聲。
這種轉換並非刻意炫技,而是為了充分表達歌曲中“自我否定中的掙紮”這種情感,這些變換對演唱者的要求之高不言而喻,稍有失誤就會出現斷層感,破壞了情緒的連貫性。
除此之外,整首歌的節奏看似規整,實則暗藏微變速……
總之這是一首演唱難度極高的歌曲,對演唱者音高控製、氣息續航、真假聲轉換、節奏彈性與情感張力等等方麵的能力都有極高要求。
而伯牙做到了!
這就是令許多專業音樂人震驚的地方!
業內許多人對於伯牙的印象一直是“創作能力頂尖但唱功隻能算是不錯”這樣的,但伯牙在這首歌中表現出來的唱功,妥妥的就是六邊形戰士!
讓一般的歌王來了也唱不到這個效果!
而且幽語歌曲、歌王、創作能力,這些詞放在一起頓時讓不少人聯想到幽州那位在節目中大放異彩的林星野。
且不說江圖,就算是這位伯牙也不是他們那公認的“北幽第一歌王”林星野能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