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雪鬆音樂交流會
周董的歌曲有許多都是“前奏即封神”,就如之前的《花海》前奏就能給人一種驚豔的感覺,這首《夜曲》同樣如此。
歌曲開始播放,首先進入耳朵並非樂器聲,而沙啞的“滋滋”聲,像是老式電台調頻乾擾聲,又容易讓人聯想到黑白電視的噪點畫麵。
隨即前奏的核心樂器——吉他聲響起。
並且還不是一把吉他,而是三把吉他同時在演奏,各司其職。
第一把吉他穩住總體節奏,第二把吉他用尼龍弦的沙啞感替代人聲,在主歌還沒開始之時便給人一種故事感,第三把吉他則是隻在樂句的銜接處輕輕帶過,給旋律披了層薄紗,更有層次感了一些。
同時還有極淡的風鈴聲隱藏在三把吉他聲中,在總體悲傷的氛圍中增添了些明亮的感覺,不至於那麼死氣沉沉。
十多秒之後,也就是前奏的後半段,電bass聲也悄然加入,用紮實的低頻托住了整個和聲。
整個前奏沒有一句歌詞,卻提前把“紀念死去的愛情”這個核心的情緒,提前喂給了聽眾。
此時的顧悅風感覺自己就像是正在品嘗一份頂級美食的美食家。
品嘗一口之後,食材的新鮮度、調料的比配、火候的掌控,一切都恰到好處,帶來的結果就是頂級的享受……
二十多秒的前奏很快過去,當主歌響起之時再度讓顧悅風眼睛一亮。
“一群嗜血的螞蟻被腐肉所吸引,”
“我麵無表情看孤獨的風景,”
“失去你愛恨開始分明,”
“失去你還有什麼事好關心~”
……
顧悅風沒想到這首歌居然是說唱!
最最重要的是,又聽了幾句之後,顧悅風從這首歌中感受到了一絲“古典”的氣息。
說唱和古典,這兩個本不該沾邊的風格,卻在這首歌中相處的如此融洽。
其實這首歌能成為華語樂壇經典曲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做到了“古典與流行的精準融合”,可以說是用流行音樂的殼,裝下古典音樂的魂,再用細膩的細節讓兩者無縫融合,毫無生硬感。
“烏鴉在樹枝上詭異的很安靜,”
“靜靜聽我黑色的大衣,”
“想溫暖你日漸冰冷的回憶,”
“走過的走過的生命,”
“啊四周彌漫霧氣,”
“我在空曠的墓地,”
“老去後還愛你~”
……
聽著耳機裡傳出的歌詞,顧悅風感覺像是在看一部無聲的電影,從落葉到琴鍵又到墓地……腦海中的畫麵跟隨著旋律不斷變幻,注意力被牢牢抓住。
並且除了這首歌詞曲本身,李俊達的演唱也相當出色。
李俊達天賦本就不錯,這兩年更是一步一個腳印唱功持續進步,但在這首歌初聽卻給人一種“吐詞不清”的感覺。
科班出身的李俊達不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所以很顯然這是江圖特地要求的,經典的“周氏唱法”。
在前世對於周董“吐詞不清”的批評聲不在少數,但有些歌曲歌詞唱清晰了反而沒那種味道了。
就像這首《夜曲》刻意模糊的唱腔仿佛與樂器聲融為一體,一下高級了起來。
並且這種“說話一樣的唱腔”,給人一種淡淡訴說自己懷念的感覺,比起歇斯底裡的呼喚,這種“克製”感反而更容易代入,能更好的體會到這首歌傳達出的悲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