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匈奴一族,尤其彪悍野蠻,難於馴服,又弓馬嫻熟,上馬就能馳騁殺戮,現在都聚集在並州一帶,若有劉淵這樣的人物振臂一呼,必是一呼百應,聚而生事,可就麻煩了,不如先把劉淵除去,方為穩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時另一位朝廷重臣,尚書左仆射王渾聞言,道“不可,不可呀,這劉淵是匈奴送來侍奉您的質子,又沒什麼過錯,怎麼能說殺就殺呢?於理不和,定生禍端。誰還敢再送質子來啊?
再說皇帝正要威加海內,廣布恩德,讓四夷之人臣服,更不可這麼做了,我願意拿身家性命為劉淵做保,這人老實厚道,對您忠心耿耿,絕無反叛之心……”
武帝一聽,有理,又深和己意,這事兒也就不提了。
司馬攸深深歎了口氣,再多說恐已無益,反添了武帝的猜忌之心。
劉淵哪裡知道,因他酒後一頓恣意悲愴之音,差點在朝堂之上要了他的性命。
事後聽說王渾用身家性命給自己做保,更加對王渾感激涕零,本來他與王渾就早有接納,和他的後輩們來往過密,此後愈加親厚了。
卻說武帝平定天下,執政後期也開始懶惰朝政,奢靡享樂起來。後宮佳麗一萬多人,他也照顧不過來,於是弄了輛羊車,坐著在宮中溜達,最後羊車停在哪個妃子那,他就在哪安歇。
妃子們也是各自鬥法,絞儘腦汁想討好武帝,要知道宮深如海,又佳麗如雲,有多少美人青絲入宮,白發之時,還未見皇帝一麵!競先偷偷備下些新鮮的嫩草在門口,又讓宮娥引逗羊兒,過去吃草,羊兒一旦貪吃,車也就停了下來。
武帝建國日淺,根基不固,於是為了安定,提出了兩大策略。
第一提倡清談無為,為官做宰的都清談無為,也就不生鬨事造反的想法了,並且無限抬高這些清談名士,比如琅琊王氏,王衍,就是一名清談領袖,喜歡坐而論道,但是對於道家思想理解的不是太透,掌握的不是太熟,經常驢唇不對馬嘴,錯漏百出,時而有人提出疑問,他一副無為的表情,淡淡的說,錯了就錯了吧,改過來就是了。他總是這樣信口開河,彆人就背後笑他嘴裡有雞冠石,也就是一種礦石,古稱雌黃,用來塗改錯字用的,信口雌黃就是打他這來的。
第二推崇豪奢享受,聽說自己的舅舅王凱和臣子石崇鬥富,不但不勸阻,還看熱鬨,添火加薪。
這王凱用糖水刷鍋擺闊,糖水啊,那個時代可是緊俏之物,平常百姓人家,想喝上一口都難,王凱居然用來刷鍋!
石崇一聽他如此高調,卻笑道“這倒也不值什麼!”
命人用蠟燭燒火做飯,蠟燭即使到了近代也不是很多人家都能隨便用的,一般人家有個煤油燈也就不差啥了,為了省這照明之物,大多數百姓都是日落而息,用蠟燭燒火做飯,明顯更勝一籌。
王凱一見,沒能鬥過,頂天也就是個平手,於是又想出一個幺蛾子,在府外用紫絲鋪出去四十裡,迎來送往。
石崇一聽,那我必須不能服輸,立刻命人打開府庫,拿出錦緞鋪出去了五十裡。
要多敗家有多敗家!
武帝一看,舅舅沒占著便宜,就笑著說“我看您這也不行啊,算了,我助您一臂之力吧,我宮裡有株進貢來的珊瑚,高兩米,可是個絕世珍寶,得了,你拿去吧……”
王凱大喜過望,叩頭謝恩,於是大擺筵席,把這珠珊瑚請了出來,得意之色溢於言表,看著石崇不停地笑,眼裡都是挑釁和嘲弄,意思是,這回乾拜下風了吧?
石崇哪能受的了這個氣,他來赴宴時,手裡拿著一柄鐵如意,就要個仙風道骨之範,如今上前一步,道“這珊瑚可真是個稀罕物啊,我瞧瞧啊………”誰知說話間,他突然咬牙瞪眼,舉起鐵如意便打,居然把那株絕世珊瑚砸碎了!
那王凱能讓他嗎?這可是皇帝所賜之物,你說鑿碎就鑿碎了?於是揪住他不放,要去見皇上評理!
石崇一見,反倒是鎮靜的很,道“快放開我,我也是不小心的,一時失手,您彆生氣啊,這也沒什麼,我賠給你就是,走吧,去我家………”
於是一幫看熱鬨的,呼啦啦跟著去了石崇家,他命人打開府庫,道“你自己進去選吧,喜歡哪株拿哪株!”
王凱一看,眼睛都直了,裡麵有很多珊瑚,三四米高的也有!
於是這一局又敗下陣來。
也有老實持重的大臣跟武帝司馬炎談起此事,甚是憂慮,如此奢靡攀比,鋪張浪費,也不是過日子的曲子啊,對國家來說可不是好事。
但是武帝卻不以為然,人人貪圖享樂,沉溺其中,省得勾心鬥角琢磨彆的事兒,對他來說反倒是好事。
喜歡晉末風雲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末風雲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