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王導任命平南將軍劉胤為江州刺史。陶侃、郗鑒聽了後,覺得不妥,陶侃對王導說“如今叛亂剛平,屬於大難之後,百業凋敝,民心動蕩,需要有人重整國家綱紀,取信於民。
從江陵到建康的三千餘裡,地域狹長,流民數以萬計,苦不堪言,都散布在江州。
江州又是國家的南部屏障,咽喉要害之地,而劉胤此人喜好奢侈,願意在內室廝混,懶惰政事,政事定弛懈不振,讓他擔任,即使沒有外部的事變,也必有內患。”王導卻說“這是溫太真的意思。”
陶侃也愣了,溫天真都去世了,他啥時候說的?但是提到溫嶠了,大家心裡都不是滋味,如果真是溫嶠所說,就依他心意吧,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此時有一人滯留在江州,那就是郭默,他見劉胤豪奢無度,好不羨慕。劉胤府中姬妾成群,個個國色天香,他除了享受生活,就是從事商業私運,聚斂家資,縱情作樂,不問政事。
冬十二月,成帝不僅沒有追究郭默臨陣脫逃之罪,還下詔,征召後他為右軍將軍,入京宿衛。
敦默的心性散漫自私,更喜歡出任戍邊將領,不願意在皇帝身邊宿衛,於是找到劉胤,求他給說句話,把自己留下來效力。
劉胤嘻嘻哈哈,並沒有搭茬,郭默見狀知道這是他不願意幫忙,於是也隻好打算進京去了,隻是囊中羞澀,到了京城之地,肯定吃不開,於是管劉胤借點錢,劉胤還是不搭理,倒是給他送來小乳豬和幾壇美酒,說是餞行,也就是下逐客令了。
郭默一氣之下,把這些東西,全都掀進了江裡。正覺得無可奈何之時,有個小人又跳了出來,叫做蓋肫,他強搶民女,被劉胤手下將領張滿得知,張滿勒令他快速給人家把女兒送回去,還要懲處於他,他就開始挑唆郭默道“劉胤這個人,朝廷早就想不用了,他販賣私貨,阻塞官道,我聽洛陽那邊的人說,朝廷很生氣呢,而且我還聽說劉胤暗地裡想謀害將軍,您長年在北方抵禦胡族,寧死不降,出生入死,撇家舍業的,威望肯定高於他,他忌憚您也是有道理的,我看不如先下手為強,以朝廷的名義除了他,朝廷肯定不能說什麼,您接管江州不就得了嗎?”
郭默本就一肚子委屈和邪氣,再說他這個人也沒什麼操守和忌諱,如果說這一輩子有什麼人讓他覺得虧欠的話,那就是李矩,李矩對他恩同再造,關鍵時候他拋棄他南歸,導致李矩墜馬而亡,這件事是誰也不準和他提起的,提起來他就會大發雷霆。
對於彆的人和事,那都不在話下。
郭默本就行伍出身,和劉曜石虎對陣多次,沒打過是沒打過的,可是也從沒服過。於是連夜帶人殺進劉府殺了劉胤,把他的嬌妻美妾全盤接受,正經享受了一下。金銀財寶也都據為己有。
並把劉胤的腦袋給建康送了過去,列舉了劉胤的種種罪狀,說自己按照朝廷詔令誅殺了奸佞小人,並且自己領了並州,過起了日子。
王導接到劉胤的腦袋,驚懼不已。但是他很鎮靜,把劉胤的人頭懸掛城門示眾,真的以朝廷的名義給郭默下了一道任命詔書,遂了郭默的心意。
陶侃和庾亮聽聞這事,無不駭然,這是什麼事呢?劉胤再不好,你郭默也不能說殺就給殺了啊,再說有自己任命自己的嗎?這不是謀反是什麼。
眾人都說王導糊塗,陶侃不以為然道“他糊塗?他比誰都精!”
然後一邊發兵江州,一邊去問王導是何意思。
王導回信說“我啥意思也沒有,這不是等你發兵擒賊呢嗎?我就是先安定其心,免得他揮兵再入建康,那可真受不了啊!”
陶侃這個來氣啊,原來他早算定了自己會起兵消滅郭默了,這時庾亮兵馬也到了江州,兩方夾擊,此時附近所有兵鎮隻要能出兵的都帶兵趕來,聽從陶侃調遣,大家是真受夠了,還有完沒完,能不能好好過日子!
雙方大軍對峙,郭默用大米壘成堡壘眼氣陶侃,意思是,我這裡軍糧充足,你有嗎?
陶侃剛平叛完蘇駿,糧食確實不足,再加上東晉屬官這時都沒有什麼俸祿,朝廷沒錢啊,他也確實沒有郭默豪橫,那也不能認慫,讓兵士用土壘成土山和郭默相對。
陶侃素來愛惜人才,知道郭默驍勇,想活他一命,於是派郭誦進城勸降。
郭默此時也猶豫不決起來,他本來也沒有反心,隻是事情趕到這裡罷了,可惜他手下將領不想他投降,裹挾著煽風點火,把他架上了作死的戰車。
郭誦出城,陶侃庾亮下令攻城。郭默不敵,再加上城中人心不齊,沒怎麼打呢,就離心離德,最終城中有將領暗中行動,郭默還是被部下捆了,出城投降。
陶侃看到郭默恨其不智,怒其不爭,雖然舍不得,也隻能推出去斬了,和郭默一起被殺的將領有四十多位,還有他的幾個兒子。說來郭默也挺神奇的,妻子兒子他坑了無數次,死了好幾批,但是身邊還有兒子和妻子,但是這回是到站了,徹底坑到家了。
郭默死後,從這裡開始,江南士族豪門形成了一個默契,有事好商量,可以文鬥,不可以武鬥。武鬥太可怕了,可真是傷筋動骨要人命啊。
此後誰要是敢興兵作亂,大家定會群起而攻之,此後七十多年,江南再沒有大的內亂發生了。
喜歡晉末風雲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末風雲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