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曲阜。
時間來到九月下旬,在魯國各路使團的勸說下,晉,宋,蔡三國已經與魯國結為同盟。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徐國先是遭到了吳,越兩軍的突襲,後來又被楚國水師摧毀了兩個港口,若不是贏楓率領徐軍拚死抵抗,廣陵城恐怕早已落入楚軍之手。徐國國君贏渾深感自己無力對抗楚國,出於自保的目的,徐國也加入了中原同盟。
與此同時,位於南方的黃,蔣,英,舒,桐,楊越等國紛紛被吳楚兩國盯上,這些國家曾經是關東同盟的成員,因此楚成王和吳王句卑對他們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即將他們從地圖上抹去。雖然李宵陽想要營救這些國家,但魯軍至今仍未發起行動—江南一帶氣候濕熱,環境與北方截然不同,魯軍不僅要攜帶適合濕熱環境的軍糧,還要為渡過長江做好準備。為了打造渡江的戰船,李宵陽花費重金向徐國租借了廣陵,全椒等港口的使用權。魯國這次要派遣七萬大軍攻打吳國,因此戰船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兩百艘,一艘戰船能夠承載七十人,按照這個運輸能力,船隊需要往返五次才能將所有魯軍送到江南。
宋軍的任務是守住宋國本土,鄭地以及國力偏弱的蔡國。另一邊,收到楚成王即將攻打中原的消息後,重耳當即命令狐毛,梁由靡,罕夷等人率領八萬大軍南下,在晉國南部邊境的澠池嚴陣以待,隨時做好迎擊楚軍主力的準備。
楚國,郢都。
在楚國的大殿上,楚成王一邊翻閱著手中的地圖,一邊對眾人說:“在南方各國當中,弦,隨,道等國均已被大楚消滅,現在擋在我們麵前的是黃,蔣,英,楊越四國。這些國家以前是魯國的盟友,為了震懾魯國,我們必須消滅他們!”
“大王,您之前不是說我們要北上攻取鄭地嗎?”逢伯疑惑道,楚成王解釋道:“晉國的八萬大軍在澠池虎視眈眈,宋國的軍隊也在準備防禦,在這種情況下,攻取鄭地的難度可想而知。我們與其白白損耗大軍主力,還不如優先攻打弱小的南方各國,將南方各國收入囊中,以此來增強大楚的國力…”
“大王,最近有傳言說黃國大將允騰收留了一些原關東聯軍人士,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消息,以藏匿反賊為借口攻打黃國…”屈完拱手道,楚成王聞言眼前一亮:“屈將軍此計甚妙,寡人這就給黃國下戰書…”容鐸搖了搖頭:“大王,我們沒必要給黃國下戰書,這次是他們藏匿反賊在先,我們完全可以直接攻打他們…”
“容將軍此言有理,黃國不過是魯國的一條狗,有什麼資格讓大楚給他們下戰書?屈完,如果消息準確,你就和子元一起率軍前往黃國吧。”楚成王做出了決定,朝會結束後,屈完,子元二人便各自回去召集兵馬了。
三天後,屈完,子元二將率領五萬楚軍開赴弦城,弦城既是弦國的故都,也是楚國向東進攻黃,蔣等國的橋頭堡。楚國將領鐘世辰和庸國將領裘楷作為副將跟隨屈完出征,鐘世辰今年才二十三歲,作為楚國的新生代將領,他勢必要用這次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裘楷和許鑲是老朋友,在庸國鬱鬱不得誌的他非常渴望建功立業,楚成王十分欣賞裘楷,因此特地任命他為楚軍的副將。
經過十幾天的激戰,楚軍先後奪下了黃國的雞父,光山等多座城池,到了第十五天,楚軍已經進抵國都隆古。黃國國君一麵命令允騰率軍出城迎戰,一麵派使者前往蔣國,楊越等國求援。
在隆古城外的平原上,允騰和副將由聰一起率軍抵抗楚軍,雖然黃軍的數量不及楚軍,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衝上前去。“既然你們自己找死,我就成全你們!”鐘世辰率領楚軍與黃軍交戰,在楚軍的強力打擊下,黃軍很快就陷入了劣勢。
由聰命令黃國士兵向城內發出警報,黃國的將士們一邊撤退,一邊示意城牆上的士兵疏散百姓。“楚軍打進來了,大家趕快去城外避難!!”在黃軍的掩護下,城裡的百姓們紛紛從北城門逃往蔣國,沒過多久,隆古就變成了一座“空城”。
“弟兄們,趕快撤退!”允騰率領眾將士退入城內,還沒等楚軍追過來,黃軍就神秘地消失了。“那些家夥躲哪去了?弟兄們,跟我一起進去看看…”裘楷帶著三百名庸軍進入城內,庸軍走到廣場附近時,埋伏在民宅中的黃軍突然開始向庸軍放箭。“不好,我們中埋伏了!”裘楷帶著殘兵敗將逃離隆古,見庸軍大敗而歸,子元當即命令道:“全軍聽令,把埋伏在城裡的黃國人通通殺光,一個也不留!”
不知過了多久,城裡的黃軍已經死傷大半,允騰讓由聰先行一步前往後花園,同時命令僅剩的五百名士兵退入王宮,黃軍在王宮門前布下陷阱,緊接著迅速開啟埋藏在後花園中的地下通道—那是黃國國君提前準備的“逃生路線”。
“由聰,我和弟兄們在這裡守著,你趕快帶大王他們從地下通道離開!”允騰催促道,由聰含淚看向允騰:“兄弟,你自己保重吧…”黃國國君和他的家人沉默著跟上由聰,一行人很快便消失在隧道深處。過了一會,楚軍接二連三地衝進王宮,趾高氣揚的他們絲毫沒有注意到黃軍的陷阱,隨著陷阱逐個觸發,不少楚國士兵掉了進去。後麵的楚軍一邊救援掉進陷阱的戰友,一邊將火把丟向前方,轉眼間,熊熊烈火就吞噬了整座大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