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曆了一番天幕後。
劉據和朱棣兩人再次聊到。
劉據“朱棣老哥,你造反怕不怕?”
朱棣“額不怕!”
劉據“為什麼不怕?”
朱棣哈哈大笑,“因為我造反的時候,我爹已經崩了!你說我還怕個雞毛啊!”
劉據一驚“啊!那這麼說我還要等我爹駕崩?他駕崩了是太子直接就登基了,我還造什麼反啊!”
朱棣“額有沒有可能你活不到你爹漢武駕崩?”
劉據聞言,臉色微變,顯然被朱棣的話觸動了心弦。
他沉默片刻,眼神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未來的擔憂,也有對現實的無奈。
“朱棣老哥,你此言雖直,卻也犀利。我確實未曾細想過,自己是否能活到父皇駕崩之時。但即便如此,我亦不能坐視朝政被奸臣所控,國家陷入動蕩。我身為太子,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改變這一切。”劉據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朱棣看著劉據,心中暗自讚歎。
他明白,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雖然年輕,但卻有著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擔當。
他繼續說道“劉據,你的勇氣和決心我深感敬佩。但你要明白,造反並非兒戲,它需要你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各種可能的後果。你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生死,還要考慮你的家族、你的臣民以及整個大漢的未來。”
劉據點頭表示理解,他深知朱棣所言非虛。
但他也明白,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他必須站出來,為了大漢的未來而奮鬥。
“朱棣老哥,你放心吧。我劉據既然決定了要走這條路,就會全力以赴。我會廣納賢才,積蓄力量,等待最佳時機。同時,我也會努力爭取父皇的理解和支持,讓他看到朝政的弊端和改革的必要性。”劉據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他相信隻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夠改變現狀。
朱棣聞言,欣慰地笑了笑。他知道,劉據已經做好了準備,去麵對未來的挑戰。
他拍了拍劉據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劉據啊,你記住。無論未來的路有多麼艱難,都要保持一顆堅定的心。隻有這樣,你才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理想。”
劉據點了點頭,將朱棣的話牢牢記在心裡。他知道,自己即將踏上一條充滿未知和危險的道路。
但他也相信,隻要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兩人再次相視一笑,仿佛已經跨越了時空的界限,成為了真正的朋友。
他們知道,無論未來如何變遷,他們都會銘記這段跨越時空的友誼和共同的理想。
隨著天幕的緩緩閉合,兩人回到了現實的世界。
但他們心中的信念和決心卻更加堅定。
他們知道,自己即將迎接更加艱難的挑戰和更加輝煌的未來。
而他們也將攜手並肩,共同書寫屬於他們的曆史篇章。
最後,朱棣語重心長的對劉據說了最後一句囑咐。
“劉據!為帝者,切莫心慈手軟!”
與此同時!
大漢!
劉據在聽了朱棣和李世民兩位老師的指點後。
也是開始準備要造反了!
劉據在心中默默回味著朱棣最後那句沉重的囑咐——“為帝者,切莫心慈手軟。”
他深知這句話背後的深意,那是對帝王之路殘酷現實的深刻洞察。
於是,他下定了決心,要將這份決心化作行動,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大漢的千秋萬代。
回到大漢,劉據開始秘密布局,他首先著手於選拔人才,廣開才路,不拘一格。
他深知,人才是變革的關鍵,隻有彙聚了天下英才,才能為他的事業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他的努力下,一批批有誌之士被招攬麾下,他們之中有智謀過人的謀士,有勇猛善戰的將領,也有深諳民情的官吏。
同時,劉據也開始在朝中暗中積蓄力量,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太子身份,結交了一些忠誠於皇室的臣子,他們成為了劉據在朝中的耳目和支柱。
通過這些人的幫助,劉據逐漸掌握了朝中的動向,為日後的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劉據也明白,要真正改變朝政,僅憑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