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朱元璋看著天幕,一臉不悅。
“艸!劉邦這老東西真是不要臉啊!竟然還有這麼多人讚譽他!哼!”
大明宮殿之內,朱元璋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下水來,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天幕之上,那裡正閃爍著對劉邦的種種讚譽,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酸澀與不甘。
“哼!劉邦那老小子,不過是個鄉間亭長出身,竟也能贏得如此多的讚譽!”朱元璋憤憤不平地低語,聲音雖輕,卻足以讓近旁的幾位重臣聽得真切。
丞相李善長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勸慰道“陛下息怒,劉邦雖有建樹,但與我大明太祖皇帝相比,實乃螢火之光難與日月爭輝。陛下白手起家,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建立大明,其功績之偉大,豈是劉邦所能比擬?”
“是啊,陛下!”武將徐達也站出來,聲音洪亮地附和道,“劉邦雖有漢家天下,但我大明鐵騎所至,四海臣服,威震天下,此乃陛下神武之功也!”
文臣劉伯溫則是一臉肅穆,緩緩說道“陛下,曆史自有公論。劉邦雖得一時之譽,然我大明太祖皇帝之英明神武,深謀遠慮,必將流傳千古,為後世所敬仰。”
隨著李善長、徐達、劉伯溫等人的表態,殿內文武百官紛紛響應,紛紛拍起了朱元璋的馬屁。
“陛下乃千古一帝,功高蓋世,劉邦何足掛齒!”
“大明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必將繁榮昌盛,萬世不衰!”
“陛下之德,如光風霽月,照耀萬古,劉邦之流,豈能相提並論!”
……
朱元璋聽著百官們的吹捧,心中的不悅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滿足。他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然後沉聲道“諸卿之言,朕心甚慰。然,朕知自己尚有許多不足之處,仍需努力。大明之未來,還需諸卿與朕一同攜手,共創輝煌!”
“臣等願誓死追隨陛下,為大明之繁榮昌盛,肝腦塗地,在所不辭!”百官齊聲高呼,聲震殿宇,展現出了對朱元璋的無限忠誠與敬仰。
在這一刻,大明宮殿內充滿了團結與奮進的氣息,仿佛連天幕上的劉邦都顯得黯淡無光。
而朱元璋,這位從草莽中走出的帝王,正帶領著他的文武百官,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邁進。
就在此時。
天幕上傳來了巨響。
【叮!下麵盤點劉邦不為人知的黑料!】
看著天幕,朱元璋壞笑著來了興致。
【古代排行伯仲叔季,在家排行老四的劉邦被取名劉季,沒有什麼文化含量。後來劉邦芒碭山起義後,殺縣令,降雍齒,成了沛公後蕭何以“天子萬年,安家定邦”之意,為劉季改名為劉邦。而這個打敗項羽,建立大漢四百餘年基業的漢高祖,一生卻有不少的黑曆史。】
【01
遊手好閒,吃窮樊噲
劉邦少年時遊手好閒,也不幫忙家裡參加農務,因此沒少挨父親劉太公的罵。
整天無所事事的劉邦尚未娶親也沒有收入,就寄居於大哥二哥家裡,沒有作為又整天蹭吃蹭喝,難免被家裡人嘮叨。
再到後來,劉邦當上了泗水亭的亭長。
然而劉邦又嗜酒又好色,同時還喜歡結交朋友,所以劉邦自己賺的還沒花的多,又隻能寄居在家裡吃白食。
或許被家裡人嘮叨到煩了,劉邦乾脆就不回家了,整天在酒肆立醉生夢死,而要酒錢就沒有,隻有一個辦法賒賬。
劉邦性格所致,有結交了不少黑白兩道的朋友,所以酒肆的帳到了年底也討不回來隻能劃掉,說句通俗的就是惹不起。
還有個小故事,說是樊噲本是泗水亭一個賣狗肉的,因為劉邦喜歡吃狗肉,但每次都不給錢,樊噲礙於劉邦的好哥們身份,又不好開口說什麼,但這樣下去自己也吃不消啊,就躲著劉邦。
又一次劉邦到了集市找樊噲討要狗肉吃,然而逛遍這個集市都找不到樊噲蹤影,於是四下打聽樊噲蹤跡,原來樊噲跑到泗水河對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