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
天幕一聲炸響!
【曆朝曆代,十大霸氣語錄!】
【第六位,大明!】
【唯我大明,終其一朝,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天幕上的炸響,如同驚雷般震撼了所有在場的帝王與名人,他們的目光瞬間被那閃耀的光芒所吸引,隻見一行行霸氣側漏的語錄緩緩浮現,激起了他們心中各異的情感波瀾。
李世民:(驚訝中帶著一絲讚歎)“大明之骨,硬如磐石,此言非虛。朕之唐朝,雖也有輝煌,但在這份決絕與傲骨上,恐不及大明。”
趙匡胤:(苦笑)“大明此語,讓朕想起了大宋的屈辱和議。朕雖有心圖強,卻未能完全避免和親、賠款之事,相比之下,大明真乃鐵骨錚錚!”
朱元璋:(得意洋洋,嘴角上揚)“哼,我大明自開國以來,便立下規矩,寧死不屈!此等豪言壯語,正是我大明兒郎的真實寫照。趙匡胤兄,你雖儘力了,但大明之骨,更勝一籌啊!”
玄燁:(尷尬又不失禮貌地笑)“咳咳,朕的大清,在這一點上,確實……咳咳,有所欠缺。但朕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讓大清挺直腰杆。”
乾隆:(臉色複雜,既有羞愧也有不甘)“大明此言,讓朕深感羞愧。朕雖在位時,國力強盛,卻也未能避免一些對外妥協。大明之精神,值得朕深思。”
溥儀:(眼神複雜,似有感慨)“大明之堅韌,確實令人敬佩。想我大清,末路之時,亦曾有過不屈抗爭,隻可惜……唉。”
此時,天幕上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既有對大明的敬佩,也有對自己朝代不足的反思。就在這時,天幕上的語錄再次變化,引出了另一段曆史佳話。
與此同時。
帝王聊天群裡吵開了鍋。
帝王聊天群:大明大清激烈交鋒,幽默搞笑不斷
天幕上的語錄剛剛消散,帝王聊天群裡就瞬間炸開了鍋。大明的曆代帝王與大清的帝王們,因為天幕上的那番霸氣語錄,開始了激烈的交鋒。不過,這場交鋒卻充滿了幽默與搞笑,讓人忍俊不禁。
【朱元璋】:哈哈,看來我大明在諸位心中還是有些分量的嘛!不像某些人,隻能躲在曆史的角落裡暗自神傷。
【玄燁】(尷尬地笑了笑):咳咳,太祖皇帝說得是。不過,我大清也有我大清的輝煌,隻是這曆史嘛,總有些曲折。
【乾隆】(臉色一沉,隨即又換上笑臉):是啊,太祖皇帝,您這話可就有點傷人了。想當年,朕在位時,那也是國泰民安,一片盛世景象啊!
【朱元璋】(不屑地哼了一聲):盛世?哼,我看是“剩世”吧!你那盛世之下,還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在挨餓受凍呢!
【康熙】(急忙插話,試圖緩和氣氛):哎呀,太祖皇帝,您這話可就冤枉朕了。朕在位時,可是努力治國理政,力求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的。
【朱棣】(得意洋洋地插了進來):哼,說到治國理政,朕可不比你們任何人差!朕在位時,那可是南征北戰,開疆拓土,為大明打下了堅實的基業!
【順治】(有些不悅地皺了皺眉):哎,我說永樂皇帝,您這話可就有點過了。我大清入關後,那也是南征北戰,統一了天下。
【嘉靖】(悠閒地喝著茶,插話道):哼,說到統一天下,朕可是經曆過不少風雨的。當年那“大禮儀之爭”,朕可是硬頂著壓力,維護了大明的尊嚴!
【光緒】(神色黯然,歎了口氣):哎,朕真是羨慕你們啊。朕在位時,雖然有心變法圖強,卻無奈阻力重重,最終隻能含恨而終。
【萬曆】(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變法?哼,那玩意兒能當飯吃嗎?朕在位時,可是忙著享受生活呢!不過話說回來,朕的“萬曆中興”那可是實打實的功績!
【同治】(苦笑):哎,朕可真是倒黴,攤上了那麼個太後。朕在位時,幾乎就沒啥實權,全都被慈禧太後給拿走了。
【崇禎】(神色凝重,歎了口氣):哎,朕真是悔不該啊!當年若是能多聽聽朝臣們的意見,或許我大明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努爾哈赤】(豪邁地大笑):哈哈,崇禎皇帝,您這話可就錯了。曆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我大清取代大明,那也是天命所歸!
【天啟】(懶洋洋地剔著牙):天命所歸?哼,我看是“天命所龜”吧!你們大清那龜速的發展,跟大明比起來,可真是差遠了!
【順治】(氣得臉色鐵青):你!你竟敢如此侮辱我大清!
【崇禎】(急忙勸解):哎,順治皇帝,您彆生氣。咱們這都是曆史了,何必再為這些小事爭執呢?
【乾隆】(冷笑一聲):哼,崇禎皇帝說得沒錯。咱們這都是曆史了,誰對誰錯,後人自有公論。不過嘛,朕還是覺得我大清才是正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