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一晃而過,緊接著就是元旦。
在1995年的第三天,周春明回到了香江。
隨後,他跟著袁天帆和李惠敏一起,來到了深都特區的羅湖區。
來這邊當然不是觀光,而是打算置業。
特區火車站附近,過了海關就是新落成的羅湖商業城,這個項目是94年建成的,目前正在對外出售,預計今年9月份正式開張。
這可是一個不可錯過的賺錢機會。
三人在保鏢的護送下,參觀著羅湖商業城。這座商業城外觀簡潔,樓高六層,用的是藍色玻璃幕牆,在當下顯得格外醒目。
裡麵也非常寬敞,足足一千多個鋪麵,就是售價不便宜,每平方米均價六萬塊錢,在當下刷新了全國紀錄,令人歎為觀止。
“老板,現在怎麼說?”袁天帆問道。
周春明嘿嘿一笑:“敞開來買,如果能買三、四百個門麵,甚至是更多,也是可以有的,到時候坐等收租金就好。”
旁邊的李惠敏不禁有些吃驚。
羅湖商業城裡麵最小的商鋪,約為10平方米左右,大部分不超過30平方米,還是比較窄小的。一樓和二樓的商鋪麵積相對較小,三樓至六樓的商鋪麵積就稍大一些。
但是按照這售價,如果大量的入手,成本也極其驚人。
“收到!我會遵照老板的指示來辦!”袁天帆一臉認真。
“這邊升值潛力很大嗎?還是以後租售比可觀。”李惠敏試探道。
周春明嘿嘿一笑:“目前還看不出來,但是再過兩年,等到香江回歸之後,因為深港兩地交注更頻繁,通關更便利,這裡會非常火爆,完全是一鋪難求的場麵,根本不愁租不出去。”
“你們觀察一下羅湖商業城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假設說每天有十幾萬人次的香江居民進入羅湖口岸,這裡就是首選的購物寶地嘛。”
“內地跟香江因為收入差距,消費水平不在一個層級,這邊肯定是要優惠得多。打個比方,如果你在香江定製窗簾,得一萬多港幣,來羅湖商業城隻需要一個零頭,兩千塊就搞定了,你來不來?”
聽到這裡,袁天帆和李惠敏都是恍然。
“我相信老板的眼光!老板的眼光從來沒出錯!”李惠敏挑起大拇指。
“那麼以後這裡都經營什麼比較好?”袁天帆問道。
周春明解釋道:“這個簡單,我的判斷是,香江回歸以後這裡的人流量可以達到每天數萬人,非常的熱鬨。”
“一樓有長途汽車站,銀行服務處和書店,可以搞眼鏡店,皮具店。二樓可以弄時裝店和發飾店,三樓到六樓可以搞成衣訂製,可以搞珠寶店,餐飲店,茶室,粵曲社這些。”
“這裡很長時間之內,都將會成為港人來內地的重要消費場所之一,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嗯嗯!”袁天帆聽得兩眼放光。
聽了周春明的話,他都想在這裡盤下幾套門麵,讓親戚朋友過來賺錢。
實際上,他知道的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