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被李恪委以重任,擔任了類似於總管家的職位,想事情、做事,就更全麵了,唯恐辜負了李恪的信任。
所以在李恪說完這句話後,李寶便立馬回答道。
“殿下,東西已經全部打包好了,為了不暴露殿下的這座院子,屬下特意讓人拉到了崇安坊那裡,殿下隻要隨我來就可以了。”
李恪默默朝著李寶豎起一個大拇指,放下手裡的活計,認命般的說道。
“既然你已經考慮的這麼周全了,那就走吧,我們速戰速決,本王可不想被這些俗事耽誤太久的時間。”
說著李恪就在李寶的帶領下,和等到的車隊彙合,浩浩蕩蕩的開往了整個天下的中心,大明宮。
太極殿內,李世民正在批閱奏章。
作為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他本來是一位爭強好勝、能言善辯,自帶一股英武之氣的人。
加上做皇帝高高在上,誌得意滿,是很容易驕傲起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曆史上有些皇帝,自從坐上了皇位,就變得自視甚高,盛氣淩人。
但李世民卻將自己本來就很強的氣勢,悄悄隱藏了起來,變得更加刻苦,更加自律。
“朕,誓要做那千古一帝。”
這就是李世民的野心。
殿內下首,坐著五位臣子,正在殿內幫著李世民審批奏折。
這幾位臣子分彆是中書令房玄齡,檢校侍中、兼任吏部尚書的杜如晦、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尚書左丞魏徵、尚書左仆射蕭瑀。
此時,這五個人都是輔佐大唐天子李世民,批閱各種奏章的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官員。
當然,也可以理解是李世民的私人智囊團隊,畢竟大部分都是李世民還是秦王時的家臣。
而這些重要的、需要謹慎處理的國策,李世民大多都是與這幾位“內朝臣子”一同商議,然後才討論出結果的。
但如果一些事情涉及到其他部門,李世民也會將六部大臣叫來,讓他們一起參與討論。
而每天的朝會,也就是“早朝”,其實就是讓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員向李世民彙報工作。
其實是李世民控製朝堂的一種形式。
真正能決定國策的重要會議,還是李世民在太極殿中,這寥寥數人的“小朝廷”。
由於這個“小朝廷”的地位超然,所以所有的奏章、奏折,都是由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過了一遍的重要奏折。
幾乎是關乎到整個大唐社稷,需要李世民這個當老板的人,才能拍板的大事。
比如朔方,就是因為去年草原冬天暴風雪,被突厥人掠邊了,邊關的將軍們忍無可忍,想要反攻。
但是這件事情很可能會引起兩國之間的大戰,就不是兵部能夠決定的了。
需要集團老總李世民決定
當然了,這種涉及到國策的奏折並不是每一天都有。
幾乎,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一條。
但是好巧不巧,貞觀二年時間已經來到了快二月。
一條不太好的奏折,再次來到了李世民的手上。
隻是此時的李世民包括眾人,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是杞人憂天,寥寥數語就將其打發了。
這篇奏折的內容是“聖人明鑒,今以來,關內雨水稀少,百姓缺水澆灌禾苗,臣請聖人,下撥五十萬貫,以梳理渭河,涇河,北洛河,三條河流,以備萬患。”
其實李世民在看到這份奏折的第一眼,還是很欣賞,這名叫褚信的官員。
隻是當李世民看到他申請的銀兩金額的時候,他的眼皮還是不由自主的跳了兩下。
“五十萬貫?”
“那你還不如把朕上上秤,看看朕值不值五十萬貫。”
。。。。。。
喜歡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