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對策與請辭_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67章 對策與請辭(1 / 1)

聽聞李恪的話,袁天罡眼神玩味地看了一眼李恪。

語氣平靜卻又帶著一絲深意道:“殿下,雖說北地現在乃是多事之秋,但是如果你想要治理好北地,目光就不能一直盯著這一畝三分地上。”

若是一般人聽到這句話,估計有些不能理解。

既然李恪作為藩王,不盯著自己的封地,那盯著哪裡呢?

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有些矛盾,但李恪卻瞬間領會了袁天罡的深意。

他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先生的意思是,本王不能局限於眼前的封地事務,而應著眼於整個大唐的局勢?”

袁天罡微微頷首,說道:“殿下聰慧。北地局勢複雜,各方勢力交織。殿下若隻盯著自己的封地,難免陷入狹隘之境。”

一行人一邊聊,一邊來到一處大廳。

在各自坐下之後,繼續聊了下去。

“如今大唐針對突厥發起了這麼一場大戰,不同於一般小規模的較量,是兩個大國之間的生死博弈。短時間內,肯定不會輕易分出勝負。”

“而打仗,打的不僅是兵力的多寡與武器的精良,也不僅是士兵與士兵之間的武力對抗,將領與將領之間的謀略較量。”

“更多的是對雙方綜合國力、民族意誌以及經濟的全麵考驗。”

說到這,袁天罡微微停頓,目光凝重地看著李恪。

“殿下雖然現在坐擁十四州,但是幾乎全部都與草原接壤,除了受突厥的影響,北方大部分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地廣人稀,且多民族雜居,漢人隻占其中的一部分。比起關中以及江南道那些繁華之地,北地的發展麵臨著諸多挑戰。”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人口的問題。”

“殿下如果想要發展封地,就離不開充足的人口支撐。北地地廣人稀,勞動力匱乏,諸多建設難以有效推進。”

聽到袁天罡說到這,李恪也是苦笑一聲。

“勞動力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

這句話他又不是不知道。

可他接手北地滿打滿算也還隻有一年時間,想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解決人口這一關鍵問題,著實困難重重。

北地的局勢錯綜複雜,不僅要應對外部突厥的威脅,還要安撫內部各民族的情緒,吸引人口流入更是難上加難。

想到這裡,李恪微微歎了口氣,興致缺缺的說道。

“袁先生,你以為本王不想封地內,多一些人口嗎?實在是北地一直毗鄰突厥,草原人一直打草穀,導致許多人口都被掠奪,這才出現這樣的情況。”

“就算現在我們已經將北地全部掌控在手中,完全杜絕了突厥的侵擾。但是想要遷移關中百姓進入北地,又豈是易事?關中百姓久居繁華之地,生活安穩,對北地的認知往往停留在苦寒與危險之上。根本就不願意來這裡。”

袁天罡聽到李恪的話,兩隻眼睛,就像深邃的寒潭般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看的李恪幾乎不敢直視。

“殿下若是胸無大誌,隻想做一個太平王爺也就罷了,自然可以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安於現狀。”

“但殿下若誌在為大唐社稷謀福祉,為百姓謀安寧,便不能如此短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北地人口問題亟待解決,且必須是漢人,唯有這樣,才能穩固北地的根基,確保對這片土地的有效長久統治,往後也才有發展可言。”

道理那是誰都懂,隻是我不都說了嗎?

北地如今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怎麼就聽不懂我說的話呢?李恪有些無奈地想道。

他微微搖頭,麵露愁容地說道:“先生,本王深知責任重大,可這人口問題實乃棘手。不說關中百姓不願來,就算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又何嘗不是如此?”

“儘管北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但苦寒之名在外,又屢遭突厥侵擾,這些被固定死的印象,實在是很難打破,還是徐徐圖之吧?”

李恪的這一席話一說完,袁天罡的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他這一次孤身前來投靠李恪,就是看中了李恪,當初在長安時,賑災救民,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品德。

更是在突厥使者麵前,表現出來的那種果敢與睿智。

那時的李恪,麵對突厥兩位王子的挑釁,毫不畏懼,展現出了非凡的氣度和謀略,贏下了賭注。

最後,就算是被他們擄走,也成功脫困不說,更是在北地立下赫赫戰功。

有一種其他皇子沒有的堅毅、擔當與品質。

一直以來的表現,也是智慧超群。

隻是這一段時間,他將封地上的事務,全權交給了下屬去處理,自己則東跑西跑,不知道在做些什麼?

難道,“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已經沉浸到權力帶來的安逸之中,從而忘卻了初心?

又或者,“金屋藏嬌”,沉迷於某些短暫的溫柔鄉與享樂,從而失去了進取之心?

看到李恪最近的表現,一直修心有成的袁天罡,一時間也不由得散發思維的想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反派幼崽三歲半,爹不造反我來乾 神筆夜叉 宗族想吃絕戶?嫡女單開百年族譜 末世重生:先綁四個,又去找校花 等待黎明 掉落漫威世界當超級英雄 七零,對我不好的人就不帶你飛了 穿成下堂妻,絕嗣戰神子孫滿堂了 天命浮沉錄:天玄之心 大宋第一極品小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