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生存環境有關,他們所有人都希望成為強者,亦或或能夠追隨強者。
崇拜力量和果敢,又仰望膽魄與鐵腕,甘願受到絕對權威的驅使。
見到燕王李恪無論是武力,還是手段都是上上之選。這些俟斤頓時紛紛願意投靠他。
非但沒有覺得這廝恥辱,相反,他們為被納入強者的麾下,而感到榮幸。
就連剛才自覺得武力不俗的哈單夫,在聽到李恪不光擊敗過梁師都,更是打敗過葉護阿史那疊羅施和阿史那欲穀設。
這會兒也覺得投靠燕王李恪,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老烏古斯摩挲著一枚玉玨殘片,咳嗽著再次打破沉默。
“若能抱上這尊‘雷神’的大腿,就算是頡利可汗那老匹夫想要找我們清算,估計也得掂量掂量!”
“隻是不知,我們投誠之後,燕王李恪肯給我們多少草場?”
一聽到,還沒有搭上李恪這條線,老烏古斯就已經開始盤算草場分配的事。
當即眉頭一皺,猛地打斷了老烏古斯的話。
“現在不是談條件的時候!”
他手中彎刀往南一指,臉色凝重的說道。
“彆等到燕王李恪的騎兵,踏平營地,你我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先投誠,等到站穩腳跟,再伺機而動——這才是我阿史德部能在草原存活百年的秘訣!”
“不錯,現在說那些還言之尚早,還不如先活下來再說其他。”
“隻是,要投誠,是不是要擺正態度,先把‘降書’遞到李恪手上,免得誤傷。”
“或者,學那些唐人,放下武器,舉起降旗?”
“我看還是先派使者去燕王營中表明誠意,免得大軍壓境,玉石俱焚。”
哈單夫重重地點頭,彎刀在腰間發出錚錚輕響。
“我願帶三百勇士打頭陣,把最肥壯的牛羊都趕去唐軍那裡,就說這是九部孝敬‘雷神’的見麵禮......”
見到,哈單夫這個莽夫還要去當使者,老烏古斯連忙伸手攔住,搖頭道。
“使者這個職務,不適合你,你脾氣暴躁,萬一等下被受到那些唐人的嘲諷,我怕你會被他們砍了...”
哈單夫一聽,當即瞪圓了眼睛,粗聲道:\"老烏古斯,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哈單夫連個使者都當不好?\"
老烏古斯歎了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不是說你當不好,而是眼下這局麵,需要一個能忍得住氣的人。你性子太烈,萬一唐軍故意刁難,你按捺不住脾氣,反倒壞了大事。\"
哈單夫握緊拳頭,指節哢哢作響,但最終還是沒有反駁。
他知道老烏古斯說得對——自己確實受不得半點羞辱。
若唐軍故意言語挑釁,他恐怕真的會當場拔刀。
就在幾人爭論不休的時候,闊闊出再次開口了。
首先他當場就否決了,其他幾人想要放下武器,高舉降旗的舉動。
“諸位,投誠自然是要投誠了,但是不能將自己的身價性命,完全交到唐人手中,放下武器?那是羔羊才會做的事!\"
闊闊出陰鷙的目光掃過眾人,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錯金刀。
“若是,燕王李恪不接受我們的投誠,到時候,放下武器的我們,就是待宰的羔羊。”
聽到闊闊出的話,眾人也是心頭一驚。
因為他們所有人,都下意識忽略了這一點,隨即便是重重的點頭,表示同意。
隻有老烏古斯皺著眉頭,有些猶豫的說道。
\"闊闊出,保存自身這沒錯,隻是我們草原兒女敬重強者,既然決定歸順,就該拿出誠意。若是首鼠兩端,是不是也落入到了下層。\"
“烏古斯你年紀最大,經驗見識都比我們所有人都豐富。所以,這次還要麻煩您老一趟,讓失部俟斤的忽倫護送你到燕王李恪那邊商議一下投誠的章程。”
“三千騎兵還是擺在部落陣前,有我和巴圖爾、哈單夫率領,其他人回去組織能夠上馬的族人,防禦若是談判破裂,發起進攻的大唐騎兵。”
“你見到燕王李恪,就說,九部俟斤願率族歸附,敬獻戰馬三千匹、勇士八百人,隻求在漠南留一塊草場放牧。”
他壓低聲音,“若是不同意,放心,我們也不會拋棄你們,早就沒了退路的我們,就與唐軍來個玉石俱焚。”
老烏古斯聞言,布滿皺紋的臉上浮現出複雜的神色。
他緩緩起身,骨節突出的手緊緊握住那根磨得發亮的骨杖:\"好...老朽就走這一趟。但你們要記住——\"
他渾濁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在我回來之前,誰都不許輕舉妄動!\"
闊闊出重重地點頭,將彎刀重重插回刀鞘:\"老族長放心,我闊闊出以先祖之名起誓,絕不會魯莽行事。\"
\"隻不過,若您在一個時辰內不見您回來......\"
\"那就按草原的規矩辦。\"
......
十五裡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不過是轉瞬即至的路程。
當然,這也是人眼能夠看到的最遠距離。
按照李恪的計劃,在距離突厥騎兵十裡的距離後,他們就分兵攻打突厥後方的部眾。
利用狼群策略,一點一點撕碎突厥人的防線。
隻不過,因為趕了一個時辰的路,為了更好的衝鋒,為此修整一炷香,將養一下馬力。
一處草坡上,身披玄鐵鑲金戰甲的李恪,身後燕王衛的玄甲映著朝陽,如同一道流動的鐵河。
戰旗上的“燕”字,被風吹得獵獵作響。
草坡上一片死寂,唯有鐵甲行走間,撞擊甲頁的聲響,以及風聲卷著冰礫打在眾人臉上。
就在李恪和唐俊悟等一大群將領好奇,為何他們來的這麼近。
突厥人卻沒有絲毫動靜,是不是有什麼陰謀詭計的時候。
前方斥候突然來報,\"說是發現一隊突厥騎兵,帶頭的人自稱是突厥俟斤,特意前來請降!\"
這話一出,可把李恪一行人都給整不會了。
\"這仗還沒打就投降?\"馬周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一臉狐疑道,\"殿下,恐防有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