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已是鵝毛飛雪,近些年來北京也是越來越冷。
大雪下了幾天,城外的民房全都壓滿了雪,街道上也鋪了十幾公分厚的雪,行人稀少,雪中行走如入泥潭,寸步難行。也就城牆和城樓每天都有兵馬司遣人打掃才可供行走。
此時朱由校和張嫣走在紫禁城城牆之上。
朱由校挽著張嫣的玉手,輕聲道“皇後可喜歡這雪景?”
張嫣道“雪景固然美好,但臣妾卻是擔憂大明百姓生計,天氣越來越冷,怕是好多人熬不過這個冬天。”
朱由校回頭看了看,找到田爾耕,問道“上次錦衣衛內部抄家好像沒有糧食?”
田爾耕拱手道“稟陛下,當時由於工作繁重,錦衣衛隻負責金銀珠寶和田地房產的統計,糧食、貨物則是交給東廠負責了。”
魏忠賢連忙道“稟皇爺,錦衣衛抄沒所得各種糧食共計五十五萬八千餘石,其他各種貨物數量太大,都已記在內帑賬上,可要老奴取來供皇爺參閱?”
朱由校點點頭“嗯!把內帑賬本拿來,朕也該看看自己有多少家底了,順便把郭允厚找來,朕有事問他。”
魏忠賢先是命人去給皇帝皇後搬來桌椅,奉上茶水,然後去內承運庫取得賬本,最後再去午門內找到郭允厚。
“臣郭允厚參見皇上!”
朱由校擺擺手“免禮。郭卿家,戶部所轄京倉,現有糧食、煤炭幾何?”
“稟皇上,京倉現有各類糧草八十八萬五千餘石,煤炭約二百二十餘萬斤,現在每天都有商人從山西等地販煤入京,戶部也會根據消耗量酌情購入一些。”
朱由校扭頭看向田爾耕,問道“京倉儲糧才八十八萬石,你那抄個家就有五十五萬石?”
田爾耕道
“稟陛下,錦衣衛隻負責抄家、封存、運送,並未負責點算,抄沒所得糧食數量臣屬實不知,但抄家名單上確實有十二家是做糧商或糧草販運生意的,錦衣衛在京師、天津、通州、廊坊、唐山等地抄獲了不少私倉,應是這些人囤積的糧食,準備用作哄抬物價之用。”
朱由校點點頭,道“審審這些糧商,他們的獲糧渠道從何而來,交給戶部,以後戶部也可通過民間渠道購入糧食,充盈京倉,穩定京師民心。”
然後看向魏忠賢“抄家所得糧食和各種貨物全部歸入戶部。”
其次看向郭允厚“郭卿家要注意京師糧食、煤炭價格,適時調控,保持穩定,讓京師百姓安安樂樂度過這個冬天。”
最後又看回魏忠賢“東廠多多注意京師的商人,特彆是糧食、煤炭這些,誰敢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馬上抓捕,打入大牢。”
田爾耕、魏忠賢、郭允厚齊齊稱是。
朱由校頓了頓,道“順便給朕找兩個人,一個叫宋應星,一個叫王象晉。”
魏忠賢道“稟皇爺,王象晉早年辭職歸鄉,現在應在山東老家,這宋應星不知是何許人也,需要些時日尋找。”
朱由校道“宋應星參加過科舉,中過舉人,可從此入手查找。”
“是!老奴遵旨!”
十一月三日,一道聖旨忽然在毫無征兆間頒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