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李標上呈了數月以來在山東官場整頓的工作彙報,並擬定了一份新的山東官員名單。
早在溫體仁上任吏部後,朱由校就讓吏部羅列了一份上千人的名單,包括從萬曆年間到天啟七年的大批進士、舉人,還有一些在民間頗有才氣的名仕。
李標之前帶著的五十多人就是從這份名單上挑選出來的。自去年十月末至今已經在任上工作了小半年,就等著吏部正式任命的文書了。
朱由校看完李標呈上來的名單,隨手放在桌案上,問道“李愛卿,在山東施政過程中可遇到難處?”
李標拱手,打了個官腔“回皇上,有賴上下官員鼎力支持,目前在山東的各項政務推行尚算順利。”
朱由校抬眼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道
“汝立啊(李標字),都察院那些人對朕說,李標為官清正耿直,顧大局明是非,敢於直言。怎麼今天在朕麵前,隻有你我君臣二人,你卻遮掩扭捏起來了呢?”
“臣愚鈍,請皇上明言。”
李標有些摸不著頭腦。
朱由校問“愛卿對於目前大明的局勢有何看法?”
李標直言道“回皇上,我大明黨爭嚴重,國朝積弊,軍備廢弛,天災頻發,民生多艱,亂象叢生!隻怕……”
朱由校迅速接過話頭“隻怕亡國之日不遠矣!”
後麵這話李標不敢說,連忙低下頭去“皇上慎言。”
朱由搖搖頭,道“朕從未懷疑愛卿的施政才能,但是,如今的大明正逢亂世,而亂世當用重典,如果再像愛卿一樣使用溫和的手段去治理,隻怕大明等不到成效出現的那一天了。”
“朕知道,一劑猛藥有可能會使整個大明頃刻坍塌,所以朕派你去山東,就是希望你可以先試一試這劑猛藥是否行得通,是否會有效果,愛卿可明白?”
“臣明白,請皇上放心。”
朱由校點點頭“你這份名單朕準了,回山東去吧,做你該做的事。”
李標聞言忙伏倒在地“臣絕不負皇上期望!”
李標離去後,朱由校把那份名單交給魏忠賢,道“名單上這些人的一言一行全都派人盯住,有什麼情況立刻彙報。命令山東那邊,準備配合李標行動,清洗山東的地方毒瘤。”
“請皇爺放心,老奴立即去辦。”
第二天,吏科正式下發對山東官員的任命文書
任命張秉文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鄭國昌為右布政使,王徵俊為左參政,張耀為右參政,陳瑸為左參議,陳萬策為右參議;
都任為按察使司按察使,張鳳翮為按察副使,張春為按察僉事;
楊所修為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張允登為都指揮同知,張光奎為都指揮僉事;
張維世為濟南知府,張鳳奇為東昌知府,王燾為兗州知府,朱萬年為青州知府,何承光為萊州知府,尹夢鼇為登州知府。
隨同下發的還有皇帝親自製定的《山東一五計劃書》。
名單上這批人已經實際履職了數月時間,對山東地方上已經做到了基本掌控,可以順暢地實行朝廷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