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隆隆,半個關東地區都在震動不止。
各種口徑的炮火轟鳴直至深夜,各式火炮輪番上陣,直至耗儘首輪彈藥,炮兵們疲憊不堪,全身如同從水撈出來的一樣。
此時,整裝待發已久的裝甲部隊終於登場。
他們如同從黑暗中湧出的鋼鐵洪流,漫山遍野地衝向戰火紛飛的戰場,勢不可擋。
以五十輛五九式中坦為中堅力量,一百輛62式輕坦跟在後麵。
還有10輛69式中坦混合在編隊裡作為指揮車。
因為69的車載電台功率強,抗乾擾。
裝甲防護等級也比59略高一些,但是高的有限,兩者基本都是一個平台上開發出來的。
坦克集群緩緩跟隨重型工程排障車前行,他們的目標,是在江戶之間構築一道裝甲防線,防止敵人的裝甲群衝過封鎖線,進入城市區。
到時候重炮投鼠忌器就不好火力覆蓋了。
坦克團長餘萬鬥親自坐鎮指揮車車長之位,借由周視鏡的狹窄視野,仔細審視著前方的每一寸土地。
那高強度鋼板焊製的鋼鐵車身,以它六米之軀,展現出無可匹敵的力量。
前方推土機的重型鏟鬥不時遭遇對方槍炮的射擊,每一次微不足道的爆炸都如同重錘擊打在十厘米厚的高強度合金鋼鏟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叮當聲,卻僅是讓這鋼鐵巨獸微微顫抖,毫發無損。
那寬達一米五的履帶,不僅是支撐起上百噸車體的堅實支柱,更是摧毀一切潛藏威脅的鋒利刀刃。
它所開辟的道路,安全無虞,即使有刺雷兵偷襲都難逃被碾碎的命運。
經過萬炮齊鳴、火箭彈與雲爆彈的洗禮,小鬼子的突破方向已是一片廢墟。
而這些戰車的前方,是上百顆原子炮彈編織出的宏偉背景。
從原子塵埃中衝過來的鬼子,早已衣不蔽體,全身膿包,他們雙眼赤紅,麵目猙獰,許多人甚至空著雙手,如同喪屍潮一般。
麵對常規炮彈打出來的隔離帶時,鬼子士兵或死或傷,更有許多在雲爆彈的恐怖威力下,因空氣被瞬間抽空而窒息身亡,其狀慘不忍睹。
改放軍坦克的鑄造炮塔緩緩左右旋轉,卻未能尋得一個值得開炮的目標。
餘萬鬥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失落,他意識到,在先進武器的麵前,傳統的陣地戰已逐漸失去了其用武之地。
誰若還固守著陣地,等待的隻能是被動挨打的命運,除了滅亡,似乎再無他路可走。
甚至,技術繼續發展的話,以後連大股部隊的會戰都很少出現,坦克總有一天會退出曆史舞台。
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綻放出幾顆照明彈的光芒,它們由前方幾公裡外的迫擊炮發射而來,將夜空照得如同白晝。在這明亮的光線下,分散前進的坦克和步戰車如同幽靈般時隱時現。
鬼子的戰場在原子輻射的照耀下分外明亮,根本用不著照明彈,反而是江戶附近,處在陰影之中,深處亮處的鬼子看不清江戶外圍的情況。
而在距離戰場近十公裡外的一片鬆林中,一陣反坦克炮彈打進了坦克陣內。
炮擊來自鬼子的反坦克陣地,這些家夥趁著火箭炮射擊間隙拉了十幾門反坦克過來,拚命推上一個山坡假設起了反坦克陣地。
然而,騰起的煙火瞬間暴露了他們的藏身之處。
這些47毫米的小炮對付他們自家坦克肯定是一炮一個,但是對付59和69的正麵裝甲,也就聽個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