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逃難者,都聚集在了某個城市的附近。
他們突然跑到了陌生的土地上,免不了就要和當地人爭搶資源和權力。
本身就已經因為權力真空,而亂作一團的各地城市,突然又要麵對一股外來勢力爭搶地盤,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形成了有效的抵抗和驅趕。
在明裡暗裡地打過幾場之後,這些避難者,大多都獲得了一片土地聚居。
作為曾經居住在皇都的他們,即便隻是平民凡人,他們也比其他城市的人,更常見到飛來飛去的強人,更常觸及到皇宮溢散出來的元嬰法力——雖然他們自己根本察覺不到這一點。
耳濡目染之下,他們對靈力的感知,也比他們眼裡的鄉巴佬更快。
當地出生的學生們,看到水火不容的外來者同學裡,居然有人已經開始納靈了,而他們自己還在凡人境時,很多一開始並未全力投入學習的學生們,也紛紛忍不住努力了起來。
在學府的規則束縛之下,他們任何的爭鬥都會被懲罰,輕則攜帶鐐銬去後院務農,重則直接驅逐離校,再也不能進入。
在學府內,唯一被教師們承認的角逐方式,便是一年一屆的比武大賽。
不論是誰想要出一口惡氣,都得上比武場。
而在比武場上,修為境界,無疑是最基本的硬性條件。
以凡人境打敗納靈境,那隻是書上的古老傳說而已。
但本地出生的學生們,在數年如一日的拚命努力之下,結果卻並不儘如人意。
時間就這麼充實且重複地度過了十年。
整個一樂城裡,就隻有一個名叫黃岩誼的本地出生學生,成功在入學後的第七年納了靈,之後的三年,再無一人成功。
而成功在十年內納靈的外來者,卻足足有六人。
十年的時間,對於石鐵來說,仿佛就是彈指一揮間。
各地學府內發生的事情,都大同小異,大部分學生老實聽話,少部分調皮搗蛋,要麼被罰在後院勞作,要麼就是驅逐離校。
在這段時間裡,唯一讓石鐵感到有些驚訝的事情,是納靈的數量。
在他原本的推測裡,最快也要二十年時間,各地學府才會出現幾個納靈學生。
一個從未鍛煉過身體的凡人,想要在沒有丹藥輔助的情況下成長到納靈,十年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石鐵一直在給學生們的食物裡,添加城府資助給他的靈材罐頭。
但分攤到每一個學生嘴裡的一點點靈材,對於納靈所需的靈力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所以,當他看到極壽城附近三百公裡內的幾十個學府裡,都出現了納靈,尤其是一樂城的學府,竟有七個納靈後,他才發現自己好像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
元嬰老祖施法之時,所溢散到周圍空間的法力波動,對於凡人來說,其實就相當於富靈的環境。
在石鐵的計劃裡,當他們在賢天州培養出一些納靈之後,就要將教育的工作,慢慢交到這些納靈的學生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