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小鳴就碰到了一個小難題已經登島的一百多個孤兒,全都需要她認真取名。
被人拋棄的嬰兒就不提了,根本沒名字。
正常的窮苦人家,連字都不認識,也不可能念書,他們取出來的名字,轉來轉去就那幾個字。
不是隨處可見的臟字乳名,就是常見的植物或動物。
若是在村子裡碰到了名字重複的人,再加上一個“老”、“大”、“小”也就夠用了。
然而孤兒院裡都是小孩子,名字前加“老、”“大、”“小”也不合適。
喊一個名,會有幾個人回應,對於王小鳴來說,隻是有些麻煩的小問題。
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件事卻大得離譜。
名字並非隻是一個代號,它具有很強的法力效果,也是一個人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之一。
保持現狀長期以往下去,它絕對會在孩子們的心裡,埋下重大的人格隱患,並會影響他們一生。
一個健康的名字,包含著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姓、字輩、名。
姓代表了社群,能為他安全感和歸屬感。
萬國世界裡艱難求生的窮苦人家,大多都沒有姓。
即便他們祖上是某個世家的嫡係,他們也不敢自稱姓氏,除非其家中至少有三人身負修為。
有修為之人,不論出身如何,人們都會主動認為,他應該是有姓的。
而沒有修為的人,若是有姓,人們也會認為,他們家肯定有很多修士。
關於姓的邏輯,其實也很簡單。
姓代表著一個龐大的社群,是能長時間屹立一方的存在。
萬國世界很危險,大規模的人口聚集社群,必須有強者守護。
若是沒有,那對山妖和流寇來說,就意味著大量的食物和財富。
隻有修士才能保護好子嗣,抵禦山妖和流寇的進攻,讓他們發展成為真正意義的家族。
而受到保護的城鎮,通常都是世家的領地,他們隻歡迎窮苦人家來做奴隸,並沒有空間來讓他們發展成家族。
所以,在萬國世界裡,姓,就成為了一種身份象征。
世家子弟的姓,自然是其本名,哪怕是沒有天賦的庸才,也能頂著姓平靜地活完一生。
軍營裡的姓,則是修為精進和功勞加身後的賜姓——在石鐵眼裡,萬國世界裡的大小宗門,其實就是軍營,沒什麼區彆。
字輩是人在氏族社群裡的地位,人如果處於沒有身份地位的社群,就不會發展出榮譽感,歸屬感也會日漸減少。
名則代表了他是誰,即便是在關係密切的社群裡,人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獨立人格。
考慮到這些因素,王小鳴便在取名之前,設定了一套取名的方式。
孤兒院是孩子們的家,既然如此,那不論孩子是否有姓,都可以跟著家的姓,也就是王小鳴的“王”。
接下來,是確定字輩。
在她記憶裡的輩分字,通常都是一段聽起來很有意境的詩句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