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宏軒找到這封信後,也有做了些準備,請了幾個族老,一起去質問方氏。
方氏倒也不否定,坦然承認,她笑的狂妄,“我的家主兒子,你知道了又能如何呢,想殺了我,還是把我趕出邊家?我不過是看在你們那個死鬼老爹的份上,給你一條生路罷了,無論你怎麼做,我也是不虧的,畢竟有邊氏幾千大好男兒相伴,我賺大了!”
自此,邊宏軒才明白,原來,方氏早就在暗中給全族的男兒下了毒,但凡族中男孩,隻要到了三歲,無一幸免。
若是方氏不再為邊氏投放解藥,所有的邊氏兒郎,都將瘋魔而死。
有這些毒藥在,邊宏軒隻能做回他的孝順兒子,與方氏維持麵上的和諧。
暗地裡他也一直在尋找製敵之法,奈何多年無成。
也並非完全無成,邊宏軒就曾送了一個有孕的通房出去。
那個通房乃是邊宏軒乳母的女兒靜兒,他假意將靜兒放了賣身契,許給過路的商人為妾,其實是他與商人的一場交易。
這次的事情僥幸瞞過了方氏。
十多年後,他才得知,那件事之所以能夠瞞過方氏,是因為方氏修煉邪功,邪功至陰,每年的夏至至陽之時,方氏便會極度不適,虛弱的連個尋常女子都不如。
巧合之下,這才給了邊宏軒機會。
後來,邊宏軒也曾花銀子請江湖殺手,趁夏至之時,偷襲竹林。
奈何竹林陣法詭異,且裡麵毒蛇橫行,江湖殺手全部折損,無一脫身。
自此之後,邊宏軒也選擇了蟄伏,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邊宏軒送出的通房靜兒產下一子,隨了那商人的姓氏,姓鄭,名鄭珂。
商人五年後離世,靜兒帶著兒子回了惠州。
對外,邊宏軒敬重乳母,他長大之後,遣散乳母之時,為著乳母生計著想,他在惠州轄下乳母的老家慶陽縣,置辦了一處雜貨鋪,並五十畝地,給乳母養老。
靜兒和鄭珂也就是靠著這些生活下來。
邊宏軒暗地裡請了師傅教導鄭珂,奈何鄭珂不是讀書的料,但他也知父親將他送出邊家的用意,暗下決心定為父親排憂解難。
此事終究沒有瞞過方氏。
鄭珂十六歲那年,方氏派了人要接鄭珂回邊家,被邊宏軒識破,派了親信來救鄭珂。
鄭珂本想帶外祖母和母親一起逃,可他祖母和母親知道逃不出去,也知道鄭珂若回了邊家,更是沒有活路。
無奈之下,靜兒隻能連夜為兒子收拾了行囊,讓他去逃命。
鄭珂逃出不久,靜兒和母親便點燃了房子,一場大火之後,連同鋪子,燒了個乾乾淨淨。
鄭珂後來逃到京城,恰好遇見暗查司招跑腿的小吏。
鄭珂自此便入了暗查司,成了一名不起眼的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