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渭水悠悠,賢才隱逸,垂綸靜待風雲起。白發雄心猶在,謀略深奇。誌難移。
聖主終臨,金台高築,拜將點兵豪情寄。偉略雄韜,自此威震羌夷。展旌旗。
牧野鏖兵,勢如虎、鋒芒初試,破商滅紂功成,乾坤換了新姿。史留碑。憶當初窮困,幸遇明君知遇,挽瀾扶廈,偉業千秋,後世傳兮。
西岐城樓上,守軍的身影日漸稀少,沉重的氣氛彌漫在這座古老的城池上空。今日,正值哪吒值班,他英姿颯爽地站在城樓之上,目光堅定地注視著遠方。此時,楊戩已經從昆侖山求回靈藥,正在城中緊張地救治著飽受病痛折磨的百姓。
商軍元帥呂嶽一直在暗中觀察著西岐的動向,他見西岐士兵大量減少,以為時機已到,於是集合大軍,準備一舉攻破西岐城。呂嶽心中滿是得意,仿佛勝利已經在握。
薑子牙在城中得知呂嶽即將攻城的消息,他目光炯炯,神色鎮定,果斷下令出城迎戰。哪吒、黃天化、雷震子、殷洪四人聽聞軍令,立刻精神抖擻,領命出城。四人各率五千士兵,士氣高昂地向著城外進發,軍旗在風中烈烈作響。
呂嶽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商軍來到西岐城下,本以為會看到西岐城士氣低落、兵力空虛的景象。然而,當他看到西岐四將各率五千士兵出城迎戰時,不禁大吃一驚,心中暗想“西岐如何還有這些士兵?莫非他們,這些天士兵減員是假的!”但事已至此,呂嶽深知已無退路,隻得硬著頭皮與西岐兵將交戰。
周信、朱天麟已在之前的戰鬥中戰死,商軍士氣大挫。但李奇卻懷著滿腔的悲憤,催馬仗劍直奔西岐軍陣。他的雙眼布滿血絲,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為死去的戰友報仇。
殷洪挺槍策馬而出,迎向李奇。兩人瞬間戰在一處,兵器相交,火花四濺。李奇的劍法淩厲凶狠,每一招都帶著必殺的決心。殷洪一開始憑借著紮實的槍法功底,勉強抵擋著李奇的攻擊。但論武藝而言,殷洪確實不是李奇的對手,他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然而,李奇因為報仇心切,招數上愈發激進,全無章法可言。殷洪在激烈的戰鬥中,始終保持著冷靜,他敏銳地觀察著李奇的每一個動作。終於,他覷個破綻,手中長槍猛地刺出,如一道閃電般精準地刺入李奇的心窩。
殷洪緊接著把槍杆後壓,前把一抬,強大的力量將李奇整個人挑於馬下。李奇重重地摔倒在地,鮮血染紅了身下的土地,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和絕望,最終死於非命。
西岐軍陣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士氣大振。
哪吒見李奇被殷洪殺死,心中怒火燃起,舉槍下令一指商軍,高聲喝道“眾將士,隨我衝鋒,殺敗敵軍,護我西岐!”眾兵將齊聲響應,催戰馬,提手中兵刃,如潮水般衝向商軍軍陣。
呂嶽見西岐軍衝將過來,亦是毫不畏懼,揮舞令旗,大聲下令“衝鋒!殺敵!”刹那間,雙方軍隊瞬間融合在一起,喊殺聲震天動地。
刀光劍影交錯,血花四濺。雙方士兵皆是拚死相搏,一片片倒下,然而無人退縮。
楊文輝催馬仗劍,左劈右砍,妄圖在西岐軍中殺出一條血路。他的劍法淩厲,一時間倒也讓不少西岐士兵難以抵擋。
哪吒見此情景,舞動火尖槍,如一道紅色的閃電般衝入敵陣。他的槍法出神入化,槍尖所到之處,商軍士兵紛紛倒下。哪吒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口中高呼“商軍賊子,納命來!”所過之處,敵兵皆膽寒。
黃天化見楊文輝逞凶,怒喝一聲“賊將休狂,黃天化來戰你!”說罷,舞動雙錘,殺向楊文輝。
楊文輝見黃天化來勢洶洶,心中暗驚,但仍硬著頭皮迎戰。怎奈黃天化力大無窮,雙錘虎虎生風,楊文輝漸漸不敵,一個破綻露出,被黃天化一錘擊中,當場結果了性命。
呂嶽見己方兩員大將接連陣亡,心中驚慌不已。他深知西岐軍士氣正盛,不可硬拚,於是下令撤軍。
哪吒見呂嶽欲率軍後撤,心中著急。他深知若讓呂嶽逃脫,日後必是大患。哪吒不及多想,隻得祭起乾坤圈。隻見那乾坤圈化作一道金光,呼嘯著飛向呂嶽。
呂嶽正策馬奔逃,忽覺後背一陣劇痛,被乾坤圈擊中,慘叫一聲,受傷落馬。
雷震子自恃輕功了得,緊跟在呂嶽身後。見呂嶽落馬,他立刻緊走兩步,將呂嶽五花大綁。
西岐軍乘勝追擊,商軍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哪吒與黃天化等率領眾將士凱旋而歸,西岐城內外一片歡騰。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呼聲響徹雲霄。
武王姬發親自出城迎接,他望著哪吒和黃天化等將領,眼中滿是欣慰與讚賞“諸位將軍英勇善戰,保我西岐平安,實乃大功一件。”
哪吒拱手道“大王,此乃我等分內之事。商軍無道,我等自當奮力抵抗,護百姓安寧。”
黃天化也說道“願為西岐,肝腦塗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姬發點頭道“好!好!有諸位忠臣良將,何愁大業不成。”
慶功宴上,眾人歡聲笑語。哪吒與黃天化等將領成為了眾人敬仰的英雄。然而他們深知,戰爭尚未結束,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他們心懷信念,誓要推翻紂王的暴政,還天下一個太平。
呂嶽妄圖以毒術禍亂人間,卻終被正義所擒。薑子牙義正言辭,以其下毒毒害百姓的重罪,判其斬首之刑。呂嶽身首異處,其大軍也隨之覆滅。至此,商朝在軍事上遭受重創,已無人可派,攻守之勢瞬間易主。
武王姬發深知時機已到,奮筆疾書,寫下檄文,約天下諸侯共同討伐那腐朽暴虐的商朝。此檄文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天下紛紛響應。北伯侯崇黑虎同南伯侯鄂順,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前來歸附。東伯侯薑文煥亦寫信命殷郊率領東魯剩餘的大軍趕赴西岐會合。
一時間,四鎮諸侯共五十萬大軍如洪流一般,會合於孟津。眾人齊聚一堂,共商大計,皆認為武王姬發仁德兼備,當為天下共主。而那足智多謀、英勇無畏的薑子牙,則被公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四方兵馬,與商朝一決雌雄。
薑子牙上表,欲起大兵伐商,以正天道,還天下一個太平。武王姬發欣然準奏,散宜生進言道“大王,欲起大兵伐商,大王當金台拜帥,發白旄黃鉞,使元帥能全權處理伐商之事,如此方能顯我軍之威嚴,振將士之士氣。”武王深以為然,亦準奏,並將金台拜帥的一切事宜交由散宜生安排。
散宜生得令後,不敢有絲毫懈怠,即刻命南宮適、辛甲前往岐山監造將台。這二人領命而去,一路上快馬加鞭,不敢有半分耽擱。非隻一日,在工匠們的辛勤勞作下,一座雄偉壯觀的將台已然建成。
台下立著軍規牌,軍規牌上注明十七條軍規五十四斬
第一條聽到擊鼓進軍的號令不前進,聽到鳴金收兵的號令不停止,旗幟舉起不響應,旗幟按下不服從,叫做背軍,觸犯的人斬首。
第二條呼喚名字不回應,點名時不到場,違反規定的時間不到達,隨意改動軍隊的紀律,叫做慢軍,觸犯的人斬首。
第三條夜間傳遞刁鬥,懈怠而不報告,更籌計時違反規定,聲音號令不清晰,叫做懈軍,觸犯的人斬首。
第四條多發怨言,對主將發怒,不聽從約束,更加難以管製,這叫做構軍,觸犯的人斬首。
第五條大聲談笑,蔑視禁令條約,騎馬衝撞軍營大門,叫做輕軍,觸犯的人斬首。
第六條所使用的兵器,弓弩的弦斷了,箭沒有羽毛和箭頭,劍戟不鋒利,旗幟破舊,叫做欺軍,觸犯的人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