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嬴氏新君,穆公登位,風雲初起。壯誌盈懷,雄圖在抱,欲展宏圖意。西陲霸域,關中沃野,皆入目光深邃。納賢才、求賢若渴,誌謀遠略千裡。
圖強變法,革新國政,操練雄師精銳。善用由餘,招來百裡,一展經綸藝。內安民事,外和鄰域,劍指九州天地。待明日、秦旗獵獵,霸名震世。
話說秦國自非子被周孝王封為附庸開始,曆經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莊公嬴其至秦襄公嬴開被列為諸侯,之後有秦文公嬴康、秦靜公嬴鼎、秦憲公嬴立、秦出子嬴曼、秦武公嬴說、秦德公嬴嘉、秦宣公嬴恬至秦成公嬴載。
華夏曆101novel.com37年,風雲突變,秦成公驟然離世,留下的是一個充滿變數的局麵。他的七個兒子竟無一能承繼大統,國不可一日無主,在這關鍵時刻,其弟嬴任好挺身而出,登上了秦國的王位,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秦穆公。
新王即位,必有一番作為以立威興國。華夏曆101novel.com38年,秦穆公目光堅定,劍指茅津,他親率大軍,士氣高昂。戰場上,金戈鐵馬,喊殺聲震天,秦軍如虎狼之師,勇不可當,最終大獲全勝。這場勝利不僅彰顯了秦國的軍威,也讓秦穆公在國內樹立了崇高的威望。
隨著國家的穩定,秦穆公開始思考與鄰國的關係。華夏曆101novel.com41年,為了鞏固與晉國的聯盟,秦穆公從晉國迎娶了太子申生的姐姐為妻。這場政治聯姻,讓兩國的關係看似更加緊密。
然而,命運的齒輪仍在不停轉動。華夏曆101novel.com42年,晉獻公在征戰中俘虜了虞國大夫百裡奚,卻將他當作陪嫁奴仆送到了秦國。百裡奚心懷壯誌,不甘淪為奴仆,毅然出逃。但命運弄人,他在楚國邊境被人逮捕。
秦穆公聽聞百裡奚乃賢能之士,心中大喜,決意將其招致麾下。但他深知,若以重金贖買,楚國人必然心生警覺不肯放人。於是,他巧施妙計,派人以贖回陪嫁奴仆的名義,僅用五張黑公羊皮,便成功地從楚國人手中換回了百裡奚。
當百裡奚站在秦穆公麵前時,他已是曆經滄桑,疲憊不堪。秦穆公親自為其鬆綁,並釋放了他,滿懷期待地與他談論國事。但百裡奚卻推辭道“我不過是一個亡國之臣,怎配與君王共論國事。”秦穆公並未因此而氣餒,他目光誠摯,言辭懇切“寡人深知先生之才,望先生勿要推辭,秦國的未來還需先生指點。”
在秦穆公的堅持下,兩人相談三天。秦穆公被百裡奚的才智和謀略深深折服,他看到了秦國崛起的希望。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把國家的政事交給了百裡奚,並賜予其“五羖大夫”的稱號。
百裡奚深感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他向秦穆公推薦了蹇叔。秦穆公對人才的渴望從未停止,他立刻派人攜帶重禮前往迎接蹇叔。蹇叔來到秦國後,秦穆公與他一番交談,認定其也是難得的賢才,當即封蹇叔為上大夫。
秋季,楓葉如火,秦穆公親自統領大軍攻打晉國。在河曲之地,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鏖戰。金鼓齊鳴,硝煙彌漫,秦晉兩國的戰士們都拚儘了全力。然而,這場戰爭最終並未分出明顯的勝負,但卻讓秦國在諸侯間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華夏曆101novel.com47年冬,寒風凜冽,秦穆公派出泠至與丕鄭回晉國,欲召呂甥、卻芮。但呂甥、卻芮等人疑心重重,他們懷疑丕鄭心懷不軌,竟向晉惠公進讒言。昏庸的晉惠公聽信讒言,殺了丕鄭、祁舉以及他們的黨羽七輿大夫。
丕鄭之子丕豹僥幸逃出晉國,來到秦國。他悲憤交加,勸秦穆公“晉國國君無道,殘害忠良,百姓早已怨聲載道,叛離之心日盛。此時正是攻打晉國的絕佳時機,若您出兵討伐,晉國百姓定會響應,驅趕無道之君。”
秦穆公聽著丕豹的慷慨陳詞,心中有所思量。他深知戰爭的殘酷,也明白此時並非最佳時機。雖然沒有采納丕豹立即攻晉的建議,但他看到了丕豹的一片忠心和複仇的決心,暗中對丕豹予以重用,以待時機。
在秦穆公的治理下,秦國日益強盛,兵強馬壯,百姓安居樂業。而秦穆公求賢若渴、善用人才的美名也傳遍了華夏大地,為秦國未來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華夏曆101novel.com49年冬,凜冽的寒風呼嘯著掠過晉國的大地,原本肥沃的田野在無情的旱災下乾裂荒蕪,顆粒無收。百姓們麵臨著饑餓的威脅,絕望的哭喊聲在每一個村落中回蕩。
晉國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焦慮。晉君夷吾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與大臣們商議著對策。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最終決定派遣使者前往鄰國秦國,請求援助糧食,以解燃眉之急。
秦國的宮殿中,秦穆公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地審視著手中的竹簡。此時,丕豹匆匆而來,他的神色急切而堅決。
“主公,萬萬不可答應晉國的請求!”丕豹拱手說道,“如今晉國大旱,國力衰弱,正是我們攻打他們的絕佳時機。若給他們糧食,無異於養虎為患,日後必成秦國大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秦穆公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丕豹的話語在他心中激起了一層漣漪,但他並未立刻做出決斷。
“此事容我再思量思量。”秦穆公揮了揮手,示意丕豹退下。
隨後,秦穆公召來了公孫支,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不同的見解。
公孫支聽聞此事,略一思索,緩緩說道“主公,饑荒與豐收乃是交替出現的自然之事。晉國如今遭逢旱災,百姓受苦,我們若不施以援手,有違天道人道。再者,邦交之間,當以仁義為先,此時援助晉國,日後秦國若有難,也可多一份情誼。”
秦穆公聽著公孫支的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心中仍有疑慮。
接著,他又派人請來了百裡奚。
百裡奚步入殿中,行禮之後,秦穆公便迫不及待地問道“百裡奚,對於晉國請求援助糧食之事,你有何看法?”
百裡奚神色從容,語氣堅定地說道“主公,夷吾雖得罪了您,但晉國的百姓何罪之有?他們同樣是無辜的生命,正在饑餓中苦苦掙紮。我們應當以慈悲之心,給予他們生存的希望。”
秦穆公在心中反複權衡著三人的意見。丕豹的主張充滿了爭霸的野心,公孫支的觀點秉持了天道仁義,而百裡奚則強調了對百姓的憐憫。最終,秦穆公心中的天平傾向了公孫支和百裡奚。
“傳我命令,開倉放糧,援助晉國!”秦穆公的聲音在宮殿中回蕩,堅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