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在麵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所采取的做法,往往高度趨同。
為什麼?
不是因為他們都在相互抄。
甚至隔著時空抄。
而是因為辦法確實好用。
比如法拉和伊琳,在麵對諾斯巴羅王國的時候,便采取了幾乎一模一樣的行動。
深入侵略,劫掠,騷擾,破壞正常生產與各種活動的同時,壯大自己。
這種吸彆人的血來養自己的手段,通常也被叫做“吸血鬼計劃”。
但法拉更想將其稱之為“焦土計劃”。
對平民來說,這是場無法避開的天災。
對底層貴族來說,這同樣是一場大洗牌。
1176年,一月。
諾斯巴羅王國西麵。
完成了整合與全軍整備的伊琳,帶著煥然一新,士氣昂揚的三萬殘羽護衛隊,再次開始東進。
在她離開的時候,安德拉德大公國地區已經因為被安德烈大公國那邊的起義影響,也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
各路義軍相互征伐,相互抱團。
城池之外的大片的地區逐步落入了義軍之手……不,現在,應該叫做“軍閥”了。
大片地區此刻已經全部落入了在混戰中崛起的各路軍閥勢力手中。
城池內,城池外,一牆之隔,便是地獄與天堂的分界線。
當伊琳再次踏足這裡的時候。
她看見的,是開始小規模泛濫的疫病。
大量的屍體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隨意堆積著。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腐爛的臭味。
小部分地區因為糧食緊缺的緣故,爆發了饑荒。
這些地方相比起彆處就乾淨了許多。
看不見屍體。
也看不見有葉子的樹。
冬天來了。
寒風不斷從荒野中吹過。
帶走了暴露在空氣中的血液的溫度。
在食物逐漸短缺的情況下,各地軍閥相互之間的廝殺變得越來越頻繁。
他們阻斷了伊琳的去路。
如果想要繼續前進,就得清理掉這些軍閥勢力。
由於本地已經幾乎沒有了能夠隨地劫掠的食物。
所以這次伊琳沒有選擇孤軍深入。
她帶著三萬人,要是能搞到手的物資不夠,會出大問題。
因此這次,伊琳采取了更加原始的方式東進。
——一路殺過去。
擊潰沿途所有抵抗力量。
攻城拔寨。
直到兵鋒觸及到諾斯巴羅王國的王城傑斯坦尼斯為止。
毫無疑問,這比之前那種以入侵劫掠為主的戰鬥,要棘手得多。
畢竟要攻城。
即便是想要拿下一座最小的城池,需要付出的代價,對伊琳來說,也是遠比野戰要高得多的。
為了穩妥起見,她利用野戰優勢,相繼擊潰了沿途幾個軍閥勢力。
俘獲了大量俘虜之後,伊琳對他們許以重利,食物,然後讓這些俘虜,去充當攻城的先鋒軍。
等拿下第一座城池之後,伊琳便當著全軍的麵,重賞了那個先登的士兵。
以此來樹立起信譽。
俘虜們的士氣瞬間就提了上來。
開始心甘情願地為伊琳所驅使。
在她拿下第二座城池後,原本三萬兵力的殘羽護衛隊,便又多了三萬外圍軍隊。
這些士兵全是俘虜。
有不少甚至還是由原本的將領統率的。
伊琳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實力就此開始一路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