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打下去不行……”
在東進受阻之後,伊琳便意識到了一件事。
騎士製改革,似乎遠比她預想的要好用的多。
在騎士製改革之前,她打過的所有敵人,基本上全都是軍事指揮層麵的半桶水。
即便是麾下的精銳,也基本上沒有絕對充足的作戰經驗。
就算有,在打沒了之後,再次拉起來的軍隊,戰鬥力也是遠遠不及此前的那支精銳部隊的。
但是,在騎士製改革之後……
情況就完全發生了變化。
儘管騎士團最初組建之後,依舊有些欠缺訓練。
但很明顯,素質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此前的民兵隊。
裝備,信念,素質,這些東西是一支軍隊作戰能力的基底。
隻要有了這些,再加上一點實戰的經驗。
眼前的騎士軍團很快就可以蛻變成真正的“精銳”。
他們甚至將“精銳”這個概念的層次都往上麵拉升了一截。
騎士軍團的精銳和此前的民兵軍隊精銳,完全是兩碼事。
他們已經不再適合作為伊琳手中那兩萬人練手的對手了。
因此,三月份,伊琳將作戰的主力部隊,換成了自己手中無往不利,無堅不摧的殘羽護衛隊。
這是她此前從戰場上帶回來的隊伍。
也是她此刻統治西梵尼亞王國的真正依仗。
這支部隊有裝備,有武器,有經驗,有戰鬥素質。
是真正的破陣之師。
“諸君,隨我出戰!”
伊琳換上了自己久經沙場洗滌磨礪的戰鎧。
而後親自帶隊陷陣衝鋒。
事實證明,跨上馬的伊琳·賽恩斯,依舊是那個馳騁戰場,所向無敵的萬人敵。
她的身上就仿佛真的有一股無堅不摧的偉力一樣。
帶兵衝鋒能斬將奪旗。
按兵不動能帷幄千裡。
兩支都屬於“精銳”層次的軍團,在兩個王國的邊界開始了正麵廝殺。
刀劍爭鳴之中,血流漂櫓。
雙方相戰數十場,最終,以伊琳勝多敗少,維斯托尼亞王國騎士軍團大敗而終止。
伊琳拿下了此戰的最終勝利。
但,殘羽護衛隊在此戰中也是損傷不少。
伊琳隻能從此前的常規部隊裡麵,抽調出人員來填補殘羽護衛隊的空缺。
然後,再帶著他們一起磨練,讓老卒帶新兵。
這樣,很快新殘羽護衛隊的整體素質也就上來了。
但是打完之後,伊琳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儘管兵力可以被補充,糧草也能夠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