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頓王權爭奪戰一打就打到了年底。
看著陷入戰亂後被打得一塌糊塗的布裡沃地區,維斯布魯克終於逐漸回過味兒來了。
雖然他打得很爽。
但顯然支付了超額的代價。
因為阿斯摩斯防務公司能夠源源不斷輸血的緣故,整個布裡沃地區的大小領主全都被卷進了這場戰爭裡。
起初,他們隻是為了威廉姆斯王室而戰。
後來,威廉姆斯王室越打越衰落,即便下了大筆訂單也沒法緩過來後。
所有領主全都生出了爭奪王權的心思。
為什麼呢?
至於嗎?
就為了一個王冠?
是的。就為了一頂王冠。
對於這些有著自己領地,莊園,奴隸的貴族老爺們來說,爭奪王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沒有為什麼。
如果非要有一個理由的話。
——因為王冠就在那裡。
僅此而已。
兩大陣營之間的征伐在一年的時間裡麵逐漸演變成了大小領主相互之間的倒戈一擊。
布裡沃地區被打得生靈塗炭。
人死了很多,物資消耗了很多。
糧食過度消耗卻沒有生產填補,導致饑荒在年底開始逐漸蔓延開來。
整個地區一片狼藉。
但……換個角度來說,倒也不全是壞消息。
由於戰爭的進行,埃克薩維亞原始資本力量因此有了介入的機會。
他們利用阿斯摩斯防務公司的債,順利滲透到了布裡沃地區各地,並對那些未曾涉及的荒野之地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開采。
大量的原材料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埃克薩維亞本國。
然後又被批量高效地加工成了商品,以逐漸走高的價格賣給了混戰不斷的布裡沃地區權貴。
等於是,我用你的錢,買了你的東西,然後高價賣給了你。
法拉再次賺的盆滿缽滿。
他一直都在賺,從最初到現在就沒停下來。
埃克薩維亞地方小,因此法拉沒有打算用封建階段過渡,而是直接一步跨入到了資本主義階段。
船小好掌舵,就是這麼任性。
不過也不算特彆純粹就是了。
畢竟,在公國裡,要論誰最有錢。
那確實是商人。
但要論誰最有權。
那就跟商人沒有關係了。
還得是被法拉花了數年時間一點點培養起來的文官。
以及。
思想控製逐漸深入人心的,豐饒神教。
1184年年底。
費爾頓王國威廉姆斯王室戰敗。
達蒙·威廉姆斯被斬首。
巴澤爾·維斯布魯克帶著自己的軍隊打進了王都。
他終於捧起了那頂沾滿鮮血的王冠,並將其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王權爭奪戰就此結束。
了嗎?
並沒有。
儘管維斯布魯克占領了王都,並斬殺了威廉姆斯一族,在王都費爾頓舉行了加冕儀式。
但布裡沃地區內的混戰依然沒有止息。
掌握了兵權的各地領主沒有一個人服他。
——就你當得國王,我為什麼當不得?
即便不說我自己,隔壁的法拉·加戈都還沒有稱王呢。
你維斯布魯克又算個什麼東西?
你能造反搶奪王位,我為何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