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時代,人類文明已然停下了向外探索的腳步。
就目前的狀況而言,關於文明如何再向前邁進,尤其是以何種科技技術來定義四級文明,在人類文明的專家學者群體之中,依然存在著極大的爭議。
然而,科技的發展既需要大方向的指引,可在更多的時候,它又仿佛有著自身的規律,需要順其自然。
而這種所謂的自然,其實也不過是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的一種必然趨勢罷了。
這些拗口且複雜的理論,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幾乎毫無意義。
畢竟,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唯有安全且快樂的生活環境,才是他們所真正追求的。
為了避免過早地暴露三級文明的坐標,人類文明當下隻能在自己所統治的範圍之內,小心翼翼地進行發展。
這種謹慎的發展策略或許能夠換來短暫的安寧,但在這個宇宙中各文明紛紛興起的時代,想要獨善其身又談何容易。
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既然向外擴張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那麼選擇保守地發展科技,似乎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等到擁有了足夠強大的實力之後,再向外擴張也為時不晚。
人類還是先把這好不容易才達到的三級文明成果牢牢地守護住再說吧。
至於未來與其他文明的接觸,那也隻能順應自然的發展了。
目前,銀河係的一半區域都處於人類文明的掌控之中。
在這片區域之中,僅僅隻有六個星係存在著智慧文明。從這一點來看,這六個星係無疑是處在銀河係的宜居帶上。
按照人類文明的定義,目前所掌控的是銀河係的南半盤。
而根據專家的推論,在銀河係的北半盤的宜居帶中,至少有一個聯合文明誕生。
也許這兩個文明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都采用了保守的發展模式,以銀河赤道為界,彼此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
這種推測也僅僅隻是專家們依據宇宙規律所得出的,並沒有足夠的嚴謹性。
也許銀河係的另一半什麼都沒有,也許對麵的某種智慧生物早已經離開了銀河係。
反正,說大話又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這些所謂的專家自然可以隨意地進行猜測。
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的湊巧
雖然目前還沒有關於銀河係北半盤的消息,但是人類文明卻捕獲到了來自係外的不知名信號。
這種不規律的超光電子訊號,甚至無需借助任何手段進行鑒定,人們都能夠清楚地知道,它必定是智慧生物的產物。
至於這個信號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目前還無法破解。人們僅僅隻是知道了信號來源的大概方向而已。
而這個未知文明究竟想要傳達什麼信息,是求救、下戰書,還是挑釁等等,都還處於猜測的範圍之內。
銀河係所處的本星係群中,距離銀河係最近的星係是大麥哲倫星係,距離大約為16萬光年。
而最遠的三角座星係,距離則達到了280多萬光年。
以人類文明目前星艦每小時1000光年的速度來計算,到達最近的星係也需要160個小時。
而到達最遠的星係則需要2800多個小時。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距離並不算太過遙遠,但是關鍵在於,距離越長,途中所麵臨的風險也就越多。
不管這個信號的最終目的究竟是什麼,它都暫時不會影響到人們的吃飯、睡覺和娛樂。
畢竟太過遙遠的事情,也沒有必要提前陷入焦慮之中。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感覺遙遠的距離,對於對方來說想必也是同樣如此。
成為第四類人之後的大難,他的生活和以前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