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俯下身,看向案桌前寫著的,被大臣們整理好,此前出現過的明朝的關鍵訊息。
特彆是百代成史中的那幾句。
果然找到了一個極有可能相關的訊息。
“揮師燕雲複家。”
“標兒,你有想要遷都北平的想法嗎?”
“怎麼從來沒有跟咱說過!”
朱元璋有些生氣,自己大兒子很有可能有這種想法,竟然跟他提都沒有提過。
“爹…兒子沒想過啊……”
朱標有些哭笑不得,不說這未來遷都北京的皇帝就是是他的子孫後代還是他,就算真的是他,那估計也是後來的他,至少他現在真的沒有這個想法。
“……已經好久都沒有休息的崇禎皇帝,在皇宮內來回踱步。
終於一個內侍跑來跟他報告內城已經陷落了。
崇禎將信將疑,問道防守京城的大營兵何在?京營兵總部李國禎何在?
侍衛回答,李國楨早逃命去了,大營兵也已作鳥獸散。
……”
“崇禎來到眉山,透過朦朧的雨霧,他看見北京城內已是烽火四起,內城確實已經失陷。”
“崇禎長歎了一口氣,心想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可笑的首都防禦戰了,偌大的北京城連一天都沒能守住。過去17年,他勵精圖治,朝前夕聘,從未有過懈怠,就是為了避免大明國國祚亡於他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崇禎原路返回乾清宮,找到了自己的結發妻子周皇後,說如今大勢已去,身為皇後也隻能以身殉國了。周皇後痛哭道,今日和社稷同死,亦複何恨?夫妻兩人對坐,垂淚良久。”
“……崇禎親手給太子、永王、定王換上衣服,係好衣帶,以父親的口吻對他們說,你們今天是王子,國都破後就是小民,各自逃生去吧。”
“你們出宮後切記謹慎小心,若遇到官,老者當呼老爺,幼者當呼相公,若遇到平民,老者當呼老爹,幼者當呼老兄,呼文人為先生,呼軍人為戶長。”
“……崇禎目送三位皇子走遠後,跟著來到了坤寧宮,進屋便看見了吊死在白綾上的周皇後,他已經說不出話,隻是喃喃道好,好,十六歲的長平公主徽提在皇後的屍體旁,痛哭不已。崇禎心如刀絞,抽出寶劍朝他砍去,口中大喊,你為何要生在我家?”
“長平公主下意識用手格擋,半截手臂被寶劍斬斷,當時就血如泉湧,昏死了過去。這位長平公主後來落入清朝手中,向順治皇帝請求出家為尼,順治不許,令他和崇禎之前選定的駙馬完婚。一年後,18歲長平公主因為思念父母,棄血而死。”
“離開坤寧宮後,崇禎又來到了南宮仁壽殿,這裡是他皇兄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後的住所。崇禎對這位易安皇後極為敬重,視若母後,他吩咐宮女催促易安皇後趕快自縊。隨後便匆匆離開了。”
“這時已是深夜,崇禎和司禮監太監王承恩一起再次來到眉山。此時北京城已經完全陷落,炮聲也停了。人們不知道崇禎在他人生最後的時刻響了些什麼,隻知道在18日深夜到19日子時,這位末代之君在壽星亭附近的一棵大樹下自縊而死,王承恩也隨之自縊。”
“由於這個行動極為隱蔽,皇宮內外都不知道崇禎的下落。直到3月22日,才有人發現了他的遺體和他的血書遺言。”
“————朕登基17年,致敵入內地四次,闖兵直逼京師,雖朕德薄匪躬,上乾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一個幾分鐘的視頻講完了。
但是觀看天幕的萬朝觀眾們,卻是久久不能平靜。
這是皇帝之死,下意識的,就會讓萬朝的許多皇帝們,感同身受,代入感極強。
特彆是前麵的,和明朝完全沒有半分交集的朝代,看著如此悲慘的後世亡國之君,難免多了幾分同情。
特彆是,天幕上旁白對他的評價。
“勵精圖治,朝前夕惕,從未有過懈怠。”
以及他最後的遺書。
“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也不像是昏君啊。
印象中的昏君,難道不應該是秦二世、隋煬帝那樣的嗎?
為什麼這樣的皇帝會成為亡國之君呢?
對於明朝、對於崇禎了解甚少的萬朝皇帝們,都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大唐。
“觀音婢……”
代入感極強的李世民已經開始哭了。
當他看到崇禎皇帝讓自己的結發皇後自儘,以一個父親,而不是皇帝的角度去教育自己的幾個兒子。
又去親手砍殺自己的女兒。
最後自儘,身邊隻有一個太監陪同。
其實,宣武門之變時,他也想過,一旦失敗,自己就是這般的下場。
如今看到後世的一個皇帝,在國破家亡時候的無奈和悲痛,他不由得代入了自己,哭的稀裡嘩啦。
“陛下……”
從十三歲嫁給李世民起,已經十幾年了的觀音婢,自然知曉自己丈夫的性子,知曉他究竟在想些什麼。
這麼多群臣看著,她就是想安慰,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隻能悄悄靠近了些,低聲勸慰道“臣妾不是還在陛下身邊嗎。”
“陛下是明君,天幕都說了貞觀之治,大臣們都看著呢……”
隻是,即便是和群臣一起看著天幕,代入感極強的李世民,也有些繃不住。
喜歡我刷的短視頻被萬朝古人圍觀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刷的短視頻被萬朝古人圍觀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