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朝古代,無論是對李世民羨慕,亦或是不忿,至多,也改變不了什麼。
但是……
隋朝就不一樣了。
隋文帝楊堅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這份輝煌的功績,恐怕就連他都無法比擬,擁有如此能力,能文能武的帝王,就距離他如此之近,楊堅一時間有些失神。
同又對眼前跪在自己麵前的李淵,產生了濃濃的嫉妒之感。
他李淵何德何能?!憑什麼能擁有這麼有能力的兒子!
“你的次子,出生了?”
李淵心中咯噔一聲,暗道不好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李世民的功績固然看得他眼花繚亂,現在又沒有成為皇帝的李淵,對於後麵李世民所謂‘殺兄囚父’的感觸還沒有那麼深刻,更多的,是對自己這個次子的能力,感到震驚。
然後就是欣喜。
任誰知曉自己有這麼一個功蓋千古的兒子,作為老父親都會開心的合不攏嘴。
可是,一想到自己當今的處境,李淵就又絲毫高興不起來了。
李世民再強,現在也不過是個繈褓的嬰兒啊。
可憐我兒,未來彪炳史冊,功蓋千古的大唐皇帝,就要死於繈褓之中了……
李淵不由的悲從心中起。
“陛下、臣、臣……”
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接楊堅這話的李淵,感覺自己已經進入了死局。
反正橫豎都是死了,無非怎麼死。
意識到自己即便是在卑微求饒,也逃不過一個死字,李淵乾脆也就落落大方的承認了,反正也沒什麼好隱瞞,更不可能瞞得住。
“是,陛下。”
“臣的次子,前些日子,就在這長安,出生了……”
因為楊堅的乾涉,將李淵一家軟禁在長安城,原本出生在武功縣李世民,降生在了大隋朝如今最繁華的都城。
“去,將李家次子抱過來,朕想看看。”
“切記,不可以傷到他,不然,朕拿你是問。”
楊堅對左右吩咐道,他看向身側的獨孤皇後,見她也是露出了會心的笑意,兩人心照不宣。
唯有李淵還蒙在鼓裡,隻覺得這無非是楊堅想要滿足自己最後的好奇心罷了。
不一會兒,一個嬰孩就被交到了獨孤皇後的懷中。
楊堅瞧著這粉雕玉琢,不哭不鬨的孩子,臉上也不禁洋溢起些許笑意。
“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或許是因為孩子還小,所以看起來,並沒有史書上所描繪的那麼誇張。
可許是因為天幕剛剛介紹了一番李世民的豐功偉績,所以帶了十分濃厚的濾鏡的楊堅,越看越是對這小娃娃喜歡。
“嗯,唐國公,你也過來看看,看看朕的小兒子,怎麼樣啊,未來若是做了皇帝,你覺得,他會不會是一代明君?”
李淵“?”
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的李淵愣在原地。
“皇後,你說給這孩子起什麼名字比較好呢?”
獨孤皇後笑笑,接話道
“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
“多好的寓意,配得上這孩子的功績。”
“本宮看來,自然是叫……”
楊堅夫妻同聲說出了那個名字
“楊世民。”
“哈哈哈哈哈哈哈。”
楊堅笑了,笑的很大聲。
李淵哭了,不過他不敢哭出聲。
他很想站到楊堅麵前,給他辯駁一番,那是我兒子!然後把自己的兒子搶回來,但是,那是找死。
“楊世民。”
“楊世民……”
像是沒有叫夠,楊堅從獨孤皇後懷中接過孩子,開始逗弄他似的舉高高,這一下,將小楊世民嚇到了,小娃娃哇哇的哭了起來。
見狀,獨孤皇後馬上白了他一眼,趕忙從他懷中將小家夥抱了回來。
“皇後辛苦了,給朕誕下如此真龍……”
楊堅握起來獨孤皇後的手。
雖然這種假話心照不宣,但是,這無疑也是表明,這孩子日後肯定是要稱獨孤皇後為母後的。
雖然楊堅現在還不是百分百確定,日後一定要讓這孩子繼承自己家的皇位,可是……先把人占了,日後他也好多一種選擇。
楊勇和楊廣如此不堪大任,他也隻能選擇讓這位曆史上功蓋千古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入他楊家宗廟了。
“行了,唐國公,你可以走了。”
楊世民到手,也算是今天的意外之喜,心情十分不錯的楊堅打算放李淵一手。
畢竟一來他給自己送來了楊世民,二來他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了。
“……”
宛若心頭在滴血一般,李淵拱手告退,又回頭看了一眼被楊堅和獨孤皇後圍在中間的李世民,深深的在心底哀歎一聲。
……
不說此刻那已經入了楊家宗廟的楊世民。
天幕之下的萬朝眾人,在對李世民功績和能力讚歎佩服的同時,也對這個每日都會出現的天幕,更加上心了。
特彆是許多希望自己能夠留名青史的人物。
【《從皇帝到公民,末代皇帝溥儀的人生起伏告訴了我們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大秦。
“末代皇帝?”
這僅僅隻是一個標題,嬴政就被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他是始皇帝,甚至連自己之後的第二代皇帝是誰都不清楚呢,這末代皇帝,就已經登上了天幕,他馬上就能夠去仔細的了解了。
“是那個清朝的皇帝嗎?”
嬴政思量著,很快點了點頭,天幕說過,最後的一個‘封建朝代’是清朝。
而之後,就沒有皇帝了。
想到這裡,儘管這個叫溥儀的,和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嬴政的心底還是升起了一陣微妙感。
“公民?應該是平民百姓的意思吧?”
“末代皇帝,連皇帝本人都沒有被殺嗎?”
“那這後世的朝代也太寬容了些?”
“難道就不怕這溥儀造反?”
許多戮儘了前朝皇室的朝代皇帝、宗室們都感到好奇。
作為前朝皇帝,肯定還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的,這為何不殺?
大明。
朱元璋也是認真的看著天幕,這個溥儀多半是清朝皇帝,而他大明之後就是這清朝,他也想多了解一二這清朝的情況。
崇禎也是被這條天幕的標題吸引,開始思考起來。
大清。
相較於其他朝代,因為意識到這個叫溥儀的,很可能就是他們大清的皇帝,所以清朝皇帝的重視程度,遠超其他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