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
“崇禎?”
“像是重振的諧音,不知曉是不是有這其中的含義。”
“這崇禎麵對的局麵太差了,其兄似乎也隻留了一個魏忠賢,難道沒有人教他為君之道嗎?”
楊堅算是看明白了。
這崇禎還挺努力的,很想做一個合格的君主,但是其政治太過幼稚。
懷抱著楊世民的他,看著天幕上的講述。
“這秦良玉散儘家資隻為救國,真忠臣也……”
楊堅也有些羨慕。
這樣的忠臣良將,若是他大隋的該多好。
也不禁思慮起來自己大隋有沒有相關的問題。
“江南士紳集團的利益牽扯重大,崇禎這種政治頭腦簡單的皇帝無法掌握。”
“可朕上位之時,也與關隴集團、北周皇族、江南貴族有所妥協。”
“不知曉會不會成為世民日後繼位的重大隱患啊……”
楊堅心中有些擔憂。
特彆是看到崇禎時期這些利益集團坐大影響朝政。
“這崇禎哪怕一開始不懂,後麵被騙的多了,隻要不是司馬衷那樣的傻子,肯定能反應過來。”
“其文人皆可殺的遺言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後期沒有做出改變的緣故,很可能是文官集團坐大無法改變……”
【1634年,張獻忠的農民軍攻陷川東重鎮夔州,秦良玉率軍趕到,張獻忠不戰而走。】
【半路剛好遇到了回四川的馬祥麟,被秦良玉母子夾擊大敗而逃,可儘管秦良玉有一腔報國熱血,卻依舊無法拯救行將就木的大明王朝……】
【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帝派使節專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為太保,太子太保銜,封忠貞侯,兩年後,秦良玉在石柱去世,享年74歲。】
評論。
【天下皆知花木蘭,無人憶我秦良玉。】
【馬千乘可能是唯一一個可以在戰場上喊老婆救我的人。】
【秦娘娘位極人臣忠貞侯太子少保光祿大夫四川總兵】
【石柱的驕傲】
視頻講完了,天幕隨便翻了翻評論。
天幕下的萬朝觀眾們還沒有回過神。
這樣的忠臣良將也無法拯救大明,令不少此刻正處於明清交彙之際的文人名將們不禁扼腕歎息。
南明。
李定國麵上露出回憶之色。
“崇禎七年時,本王隨義父退走湖廣,便是因為這位秦老將軍……”
“崇禎十三年,本王於竹菌坪幾乎全滅剩餘的三萬白杆軍。”
“隻可惜,不能與其並肩作戰。”
雖然這也與明朝指揮問題,以及……白杆軍精銳在連年征戰中損失過多導致新兵素質不足等緣故。
可也算一戰證明了他的領軍能力。
隻是……當初的敵人,確是現在的同僚。
李定國還是不禁歎息。
倘若秦良玉尚在,白杆軍尚在,大明如此局麵,對上滿清,還能多上幾分勝算啊。
“不過本王並不後悔。”
“若不是天災不斷,朝廷官員腐朽貪婪,本王恐怕還在陝西種地。”
“若不是建努入侵,掠我財富,殺我子民,本王恐怕此刻還在與義父反明。”
命運,或許就是這樣。
所以,對於秦良玉這位明朝的重臣忠臣。
李定國更多的,是前半生的警惕和後半生的敬重吧。
大清。
再生氣也拿天幕沒有辦法,生氣過後乾隆反倒是冷靜了下來。
雖然他對於天幕上的一些介紹秦良玉功績而貶低他大清的事情感到有些不滿,不過總體上……
“秦良玉的確是前明難得的忠臣良將。”
“朕意,我大清官兵,也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
秦良玉為大明流儘最後一滴血。
那麼大清的官員們,將領們,也應該為大清流儘最後一滴血。
乾隆從不害怕天幕宣傳明朝的忠臣良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隻是……不要宣傳什麼屠殺,什麼異族入侵,什麼剃發易服。
更不要老是將那些華麗的漢服展示在天幕上。
漢服和長袍馬褂哪個好看,他會不知道嗎?
可是百姓愚昧,隻要不讓他看到他們就不會清楚。
可是天幕老是宣傳這些東西,他很是不喜歡。
“除發辮問題為原則性,其餘的可以適當跟隨天幕調整。”
乾隆已經逐漸意識到,這天幕的一舉一動帶來的劇烈影響。
儘管到目前為止,認同他們統治的漢人越來越多,可是依舊有相當數量的人將他們視為異族,一有動靜準備造反那是常事。
天幕的出現,播放一些不利於大清統治的東西,無疑會加大這種人的數量,這是乾隆所不能接受的。
“長袍,馬褂可以適當放寬一些,若自行加入一些漢族元素可以不必追追究。”
“但是八旗不得更改。”
“天幕所講述的我大清屠戮之事不得傳播,書籍,文字等一經發現一律處死。”
“發辮可以適當放寬至天幕那樣的……”
乾隆早就發現了,天幕上的清朝發辮,比他大清當今留的長的多!
他自知無法與天幕抗衡,畢竟這麼大一塊屏幕廣播,說句話比他這個皇帝傳的都遠。
既然如此,那就儘可能的降低不利的影響吧。
堵不如疏,隻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他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畢竟不認又有什麼辦法呢?
總不能去撬開看天幕的人的腦殼,看看他們咋想的吧?
乾隆倒還好,此刻的康熙真的是要瘋了。
他真想砸了這天幕。
他的統治可不如乾隆那時候如此穩定。
“講這麼多有什麼用,還不是被我大清統一了天下。”
“也不知道在這裡煽動民眾造反有什麼好處。”
“哎……”
天幕如此讚譽明朝忠臣,無疑是成了許多求名之人的願啊。
畢竟,隻要為大明反清而死就能獲得一個美名,許多不在乎生命但在乎名聲的人,真的很願意為大明赴死。
大明。
朱由檢此刻激動的心尚未平靜下來。
即便天幕結束,他臉上的笑容也沒有消散。
看向身側的史可法和袁崇煥的眼神都因為心情好的緣故,變得燦爛了許多。
他鏗鏘有力的聲音,像是抓住了什麼有力的抓手,變得輕鬆自在了許多。
“來人,傳朕旨意,召秦良玉,入京!”
喜歡我刷的短視頻被萬朝古人圍觀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刷的短視頻被萬朝古人圍觀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