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佳嘉點頭:
“我沒意見,顧總。”
“好,那就由你牽頭,組建一個內容團隊。你的團隊,就主要負責這兩方麵。一是收稿,二是寫稿。”
考慮了幾天,餘佳嘉決定,把最近幾個月的工作重心放在收稿上。
有這麼幾個理由:
一是在寫小說方麵,自己也是新手,可能一開始寫不出什麼成績來,還會浪費很多時間去摸索。
二是可以通過收稿,快速籠絡一批優秀寫手,可以試著通過跟寫手個人簽約,通過保底+提成的方式,把他們變成公司的“資產”,在法律意義上他們是公司的非固定員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公司的試錯成本。
第三點是出於餘佳嘉的私心。第一點說了,她認識到自己是新手,一切從零開始,獨自摸索是很艱難的,或許還要走不少的彎路。
但如果你周圍都是優秀的寫手呢?
那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傳授給新人很多經驗。
雖然說每個人天賦有彆,但周圍有優秀前輩,有現成的經驗,總比沒有好。
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重複和堅持。
餘佳嘉行動力很強,一旦做出了決定,就會立刻實施。
她先招了幾個收稿編輯,其中一名叫做付妍伶的編輯,上崗才一個星期,就表現出超強的火眼金睛的能力。
她收上來的稿件並不多,但是發到平台上之後,有百分之五十的稿件都破了保底。
按照作者和公司四六分成的製度,通過付妍伶的努力,公司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大筆的利潤。
餘佳嘉特意找付妍伶談話:
“以後你收上來的稿子,不用再給我二審,你相中的就直接拍板,給價,記住,一定要高於市場價,這樣我們才能掌握優勢,把優秀作者都籠絡在我們這裡。”
餘佳嘉看出了付妍伶的工作能力,還給她配了一對一的運營專員。
隻要是她認為有價值砸錢推廣的,直接讓運營專員去做物料。
時間一長,付妍伶多少有些自傲。
餘佳嘉自己也負責收稿,有一次她在逛寫手論壇,無意中發現一個作者,她在這個論壇偶爾發表一些對於寫作的經驗和看法。
餘佳嘉看了幾篇,感覺非常有收獲,於是私信聯係了這名作者。
經過聊天得知,她的筆名叫南鳶,是個女孩子,其他的,她就不肯再透露更多信息了。
餘佳嘉加了她好友,說自己在傳媒公司工作,負責收稿,如果她有稿件可以投遞過來,如果有寫作方麵的想法和靈感,也可以來找她商量。
餘佳嘉一開始覺得南鳶挺靦腆的,聊天的時候也基本不怎麼主動,而且絲毫沒有透露出想投稿的意思。
沒想到,一個星期之後,南鳶就發了郵件過來。
“餘老師你好,這是我新寫的小說,先投遞兩萬字樣章給您。”
她的投稿格式,還有郵件的內容都不太符合成熟寫手的規範,但餘佳嘉還是很快打開郵件閱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