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周刊》2月19日深度報道
【荒山跳崖:五個決絕赴死的年輕人】
2月17日下午四時許,五名男女相繼在荒山懸崖風景區跳崖。
他們均不是荒山縣本地人,而是來自五湖四海。
他們當中,最年輕的隻有十九歲,最年長四十六歲。
剩下三個人分彆是二十六歲,三十歲,三十七歲。
這五個人當中,其中三人墜落崖底,當場死亡。
其中一名女性在跳崖前自行服毒,似是為了確保自己的死亡。因為這個舉動,服毒後,她因毒發而四肢乏力,無力翻下懸崖護欄,在懸崖棧道上劇烈嘔吐,被路人送到醫院,最後因搶救無效死亡。
其中一名男性是跳崖四人當中最後跳崖的,在墜落的過程中,被一顆千年老鬆樹的枝杈勾住,幸免於難。男子的頭部撞到峭壁凸起的邊緣,造成神經性失聰,經過搶救,男子無生命危險,但失聰狀況暫未恢複。
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和家屬的心情,本篇報道均采用化名。
【叛逆的少年】
十九歲的楊某在墜崖六人組裡年紀最輕,卻是這場墜崖行動的發起人和組織人。
在此之前,他嘗試過多種方式,試圖了結自己的生命。
比如割開自己的手腕,然後躺在浴缸裡,反鎖上浴室門。
再比如把家裡所有的藥片全部用擀麵杖攆成粉末,把粉末加到花生醬裡,再把這些花生醬抹到麵包上,剩餘的倒進牛奶。他謊稱這是做給自己的早餐,當著一家人的麵吃了下去。
楊某每次的嘗試,都會詳細的記錄方法,寫在一個上了鎖的日記本裡。
對於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還在用本子和筆的傳統方式寫日記,算是比較少見。
日記的最後一頁,他寫道:
“每次都被他們救回來,真沒意思。搞得我好像是在跟他們撒嬌,求關注,其實不想來真的。
我必須得找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法,讓他們這次再也救不回我。
那時候,他們就會明白我的決心!”
在外人看來,十九歲的楊某生活優渥,學習成績屬於中遊,雖然算不上什麼優等生,但是將來考個本科應該不成問題。
記者采訪了他的同班同學,還有他最好的幾個朋友。
同班同學對他的印象是,沉默,靦腆,不愛說話,很喜歡看書。有時候跟他聊天,會聽到他說一些不太符合這個年齡的話。
“他很喜歡討論生命的意義。經常問我們,你覺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天天忙學習,卷子都做不過來,哪有功夫去想生命的意義。我覺得我活著的意義就是做題。”
他的好朋友小荷這樣說道。
另一個好朋友阿張說:
“他有時候說著說這話,就走神了,他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是完全不合群,就是……有一種挺清高的感覺。”
經過楊某父母的同意,記者拿到了他全部的紙質日記本。
翻閱了所有的日記之後,記者仍然沒有從這些日記中,找到他最終選擇跳崖的真實原因。
記者以前對輕生的少年也有過幾次采訪,他們當中有的現在還在接受心理治療。
大多數情況,這樣的少年往往出身於一個窒息的家庭,父母對他們要求很高,無論是成績,外形,情商……都希望他們成為同齡人的佼佼者。
當他們滿足不了父母的期待時,有些人就會選擇逃避——用自己的生命去逃避。
但是楊某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種情況。
但是從他的日記中可以看出,楊某閱書無數,對哲學、心理、藝術甚至宗教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見解可以說是相當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