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讓我感覺窒息。”
“還好在網上遇到了懂我的人。”
“如果沒有他們,我真不知道該如何下定決心。”
“是他們讓我感覺到我不是一個人在堅強。”
“好高興認識他們啊,感覺將來去了另一個世界,我們也會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等不及了。”
陳某順藤摸瓜,發現了兒子加入了一個聊天群,裡麵全是一些厭世的少年,在討論用何種方法離開世界,並且還相約一起去,為了“在另一個世界成為很好的朋友”。
探明了兒子的死因之後,陳某決定將自己的餘生都獻給臥底這種聊天群,並且勸阻那些試圖輕聲的少年們。
在這個過程裡,他的妻子與他離婚。
他變得孑然一身。
從事這種活動一年後,最終他竟然也做出了跟他兒子一樣的選擇。
記者努力尋找,但是截止發稿前,並沒有找到讓陳某做出同樣選擇的那個契機。
陳某的遺言:
“彆擔心,我隨我兒子去了。我們會在一個好地方相見。”
【出軌的丈夫】
之所以把這位跳崖者的故事放在最後,是因為他是這起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
其他四人或是墜崖,或是毒發,最終都無可避免的走向死亡。
而他卻因為那宛如神之手一般伸出的鬆樹枝杈而幸免於難,不得不讓人感歎,或許讓他活下去,真的是神的旨意。
嚴某今年三十歲,記者在醫院見到了他,他比他的實際年齡看上去要年輕很多。
他的臉上有一種不太屬於中年人的稚氣。
他看上去像是那種,一直被家庭保護的很好的人,似乎內心裡有一個地方從未長大。
在被鬆樹枝杈接住的同時,他的後腦不巧磕到了凸起的岩壁,造成神經性耳聾。
截止記者發稿前,嚴某得聽力仍未恢複。
他是最後一個加入這個聊天群的。
以下是記者和他在病房裡的部分聊天記錄。
記者:你為什麼要做出這種選擇?
嚴某:很長時間以來,我都被內疚和負罪感折磨。我辜負了我的妻子,辜負了她對我的感情。她不知道我出軌了,我可以隱瞞一輩子,但是我沒辦法欺騙我自己。
記者:那你沒有想過其他的贖罪方式嗎,比如,用餘生加倍對她好,來彌補你的過失?
嚴某:長久的沉默)
記者:你現在出了這事,她肯定知道原因了。那她是什麼反應?
嚴某:她說她願意原諒我。她說,我的精神狀態還很脆弱,在這種情況下,她能理解我的一切行為和想法。
記者:那你是什麼感受?
嚴某:她越是大度,越是體諒,我就越覺得自己不配活。
記者:她原諒你,你卻覺得自己不配?
嚴某:是的。我希望她忘掉我。
【尾聲】
他們為什麼決意赴死?
因為貧窮。
因為絕望。
因為抑鬱。
因為錯愛。
因為內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自己的野心。
佛家說,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不得,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
或許人就是永遠在欲海裡掙紮求生的動物,或許人永遠都會犯已經犯過的錯誤。
生而為人,這或許是我們的宿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