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火炮陣地的架設位置、以及備選陣地、撤退陣地等等,在戰鬥之前踩點早都踩爛了,再加上一直都有一個連隊的輜重和輔助隊伍跟隨炮隊,所以各個都被“伺候”的舒舒服服。
祁鑫當初想要扭轉炮營在飛馬軍中“老爺兵”的印象,如今在軍改之後,也算是徹底沒戲了……
現在的炮營,比以前更“寶貝”了……
這次派出的“隨軍記者”,對外宣稱是一百名少年警衛團的成員,其實其中的五十人,全部由“飛影”的成員代替了。
柴卓和林雙雙兩人就在其中,負責這五十名飛影成員的管理……
承平日久,飛影這種性質的組織,每天窩在家裡訓練什麼的,效率極其低下。
所以但凡是有戰事或者是外派任務之類的,薑磊都會想法設法把這些少年人塞進去,哪怕就像眼前這樣,不承擔戰鬥部隊的任務,僅僅跟著上前線感受戰爭氛圍也夠了……
薑老板本人,於馬家灣子這裡的總指揮部總覽全局,他身邊有兩個裝甲班、警衛隊、以及一百五十人的少年警衛團負責安全。
軍部的參謀部,也隨同陪在他的身邊幫他打下手……
除此之外,前方各個連級的戰鬥單位,一般都留有24人的摩托傳訊兵留在總指揮營。
而原本坐鎮此地的杜輝,這次需要抵近到原戰鬥一營的臨時營地前指,做正常戰爭的戰術指揮官……
……
上午八點二十五分。
位於風偏嶺東北部兩公裡左右的無名山坡,在救助團的軍事地圖上,代號位置為118高地,第二戰鬥營,第三連隊的戰士們,已經抵達山坡下方十餘米原的作戰位置,正在等待命令。
身為本方向上的主攻隊伍,位於第二戰鬥營戰士們西側,也就是正對麵的位置,他們的前麵,除了己方的斥候和遊騎摩托之外,就全部是敵人了,他們已經是整個救助團最前線的位置。
“四牛!狗日的過來!”
第二戰鬥營,第三連隊、第九班的陣地上,班長瞿一辰趴在一個小沙包後方,挺著脖子叫著距離自己右側十餘米遠處,一名趴在風沙中的戰士!
戰士們抵達預定陣地之後,有十分鐘的休整時間,然後就將跟在各營的皮卡、摩托、以及支援的步戰車後麵,對前方位置展開進攻。
雖然此處距離風偏嶺足有兩公裡,但已經是敵方摩托斥候的活動範圍,所以飛馬營的各式載具,也不得不對自家的步兵妥協,伴隨大部隊前方進行火力偵查和開辟通路。
在所有戰鬥之中,進攻方總是要承擔更多的布置和行動,戰術上吃一些虧是沒辦法的事。
所幸,飛馬軍士兵各個營養充盈、訓練充足,體力和爆發力都完全沒問題,兩公裡的路,打打歇歇,拉網式的往前走,倒是不虞對方以逸待勞。
而此處的第二戰鬥營,現在已經休息了六分鐘,距離戰鬥開始,隻剩最後的四分鐘……
被叫四牛的戰士,跟身邊其他戰士裝備明顯不同。
他背後沒有步槍,但卻背著個大一號的戰術背包,腰胯兩側、前胸後背都掛著攜行具,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戰術包足有十多個,裡麵插著各種長長短短的家什……
除了右腿作訓靴上插著的一把戰術匕首,全身上下找不出一件可以用於直接攻擊的武器……
這正是飛馬軍獨特的兵種——爆破投擲手!
既沒有能力把重火力下發到班組一級,又想讓基層作戰部門具備一定的反裝甲和火力協同能力,最終,八大戰鬥營的每一個基層班組之中,這種末世般不倫不類的“獨創”兵種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