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辛夷檢查了一下所有的準備工作,羊背回來就是殺好的,他們醃製好已經串成串了。
陸辛夷知道羊肉挺貴的,但又比她從史書上了解的要便宜不少。
《夷堅丁誌願》記載,宋高宗紹興年間,“吳中羊價絕高,肉一斤,為錢九百”。
吳中就是現在的江蘇那一帶,所以京城隻怕更貴。
當然了,大胤不是宋朝,所以價格也還好,貴叔根村民購買是二百文一斤。
一般羊販子統一來收會壓價,隻肯給一百八十文,有時候遇到年景不佳的,還要壓價。
但因為他是一頭一頭要的,零售價格自然要比批發高,所以兩百文一斤也不算貴。
所以史書記載的應該是經過幾道手的售賣價,她直接從農家收,這個價格還是能接受的。
這時候的羊沒有飼料加持,一頭羊差不多要養一年半的時間才符合出欄的標準,去毛去內臟後,肉差不多有六七十斤左右。
一頭羊,除去各項成本,差不多能給家裡帶來七八兩的收入,所以一般是農民家裡的重要財產。
貴叔已經跟那個村的村長說好了,基本上間隔兩三天就會來買一頭。
大部分人家的羊已經在年前賣掉了,有些因為年前還小不舍得賣的,正好這一趟趕上了,價格該比年前貴,羨煞旁人。
羊肉串了三十斤,一斤差不多是三十五串,定價是二十文一串,算上調料等各項費用,利潤25倍左右。
豬肉一斤二十八文,一斤能串二十串,一串五文,再加上人工調料等成本,利潤三倍左右。
蔬菜這些也不便宜,陸辛夷將成本都控製在五成左右。
四點半多一點,外麵就有人在問今天是不是能吃到昨天那麼好吃的烤肉了。
戴了口罩的二狗子感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巔峰,他麻溜的上前把客人迎進門了。
紅英跟綠柳雖然有些拘束,但也是順利的將茶送到三位書生的座位上了。
“這是菊花茶,我們東家說你們這些學子經常熬夜,菊花茶明目護肝……”
這一句話雖然說的有些磕巴,但意思表達清楚了。
三個書生聞言立刻端起來,一路走來還是很有些冷的,一碗菊花茶喝下去,暖手又暖胃。
綠柳指著掛在牆上的牌子“幾位客官想吃什麼,可以看牆上的牌子,有牌子就有菜,要是賣完了牌子就撤走了。”
三人聞言好奇的走過去,看到陸辛夷起的那些“環肥燕瘦”“馬踏飛蹄”“吉祥三寶”的菜名,肯本猜不到是什麼,問他們也都不說,直說好吃。
三個書生見狀就更想知道了,於是就把牆上的菜都點了一遍,又要了三十個串,羊肉,豬肉,蔬菜,各十串。
綠柳一算,這價格可不便宜,友好的提醒“三位公子點這麼多……怕是吃不完。”
“吃不完帶回書院明天吃。”其中一個看著應該有點家底的書生看了綠柳一眼“這點錢還是給的起的,你隻管去傳菜就是了。”
綠柳紅著臉去後廚傳菜去了。
主要是之前太窮了,幾個姐姐接客一次也就二三十文,還不夠點一道菜的。
菜都是鹵好的,一直放在鍋裡溫熱著,羊肉串豬肉串這些,也是烤的半生,就怕等下來不及。
所以菜單一傳到廚房,鹵菜很快就上來了。
眾人看到是這些菜,頓時傻眼,還有的就是失望。
“環肥燕瘦是哪個?”綠衣書生問。
“就是這個,這是豬尾巴。”
一聽說是豬尾巴,三個人都露出了嫌棄的表情“你給我們吃豬尾巴?”
綠柳有些不知所措,這個時候陸辛夷走了過來,道“三位可以先嘗嘗,要是覺得不好吃,可以退,咱不能以貌取豬,不能覺得豬長得醜,它的肉就不好吃了,我們這道菜可是經過了十幾道工序,絕對乾淨又美味。”
這些人不過是人雲亦雲覺得豬臟罷了,殊不知他們吃的大米青菜,都是用人工肥料灌溉的。
京城那麼多人,每天的夜香可都是貢獻給這些食材了。
有個青衫書生聞言笑了起來“小娘子說的對,那我來嘗嘗。”
說完夾了一根豬尾巴放進嘴裡,其他兩人都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