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聲問楊明堂“這宅子賣價幾何?”
楊明堂笑了笑,比了個一又比了個三。
乖乖,這裡都要一萬三千兩,那東市那邊崇仁盛業達官貴人聚集地,隨便一套不得好幾萬呐。
她想起她之前看到的一些趣事,據說宋朝的歐陽修乾到宰相了都買不起房,還寫詩自嘲。
他在詩句中說“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閒坊僦古屋,卑陋雜裡閭。鄰注湧溝竇,街流溢庭除。出門愁浩渺,閉戶恐為瀦。牆壁豁四達,幸家無貯儲。”
歐陽修大概是被京城房價刺激狠了,據說晚年退休後在阜陽買了一百多套房,成了名副其實的“包租公”。
與歐陽修相比,蘇軾、蘇轍兄弟的日子更慘。蘇轍的仕途比哥哥蘇東坡強多了。
蘇轍擔任了副部級官職,曾經花了9400貫在開封城買了一套房子,後來,由於女兒嫁人需要高額嫁妝,蘇轍不得不又賣掉了房子。
蘇轍退休以後,在許昌買了幾套豪宅。但沒能在開封有房是蘇轍的遺憾,他也在詩句中調侃自己“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椽。”
黃庭堅、張耒,蘇門四學士,都是“出租屋裡的大詩人”。
黃庭堅還曾寫詩嘲笑張耒出租房裡的窮酸,說“張侯窘炊玉,僦屋得空壚。但見索酒郎,不見酒家胡。”
這裡的僦屋就是出租房的意思。
意思就是他家都窮的沒米下鍋了,出租屋酒壇裡的酒都空了,客人們都等急了,主人卻不知去向。(這些都是查資料時候看到的,覺得很有意思發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來源於百度。)
由此可見古代京城的房價,那是真的貴,但這幾位都不是“豪門”,買不起房也正常。
對那些豪門來說,買房也跟買菜一樣簡單的。
宋朝雖然房價貴,但宋朝是有公租房的,公租房掌握在官府手裡,能租到公租房的,大部分都是各部門的一些官員或者關係戶,跟現代情況差不多,就不具體介紹了。
大胤雖然不是宋朝,但這一朝也發展了幾十年了,當今皇帝都是第四代了,經過前三代皇帝開疆拓土後,大胤都城經濟繁榮昌盛,房價自然就高。
而且大胤有錢人都集中在京城了,也怪不得什麼都貴。
大胤有沒有出租房,陸辛夷就不清楚了,也沒問楊明堂,反正他們這樣的身份是租不到的。
上午看完房子後陸辛夷等人就回去了,幺爺也在樊樓等著,看到他們回來,有些急切。
阿四衝他點了點頭,幺爺這才露出一個笑臉來。
延壽坊的宅子陸辛夷直接租下來了去衙門辦手續,租金半年一付,一次性給出去三百兩,都可以在京郊買十畝地了。
給銀子的時候陸辛夷暗自發誓,有生之年,一定得在大胤買一套房,不能像歐陽修那樣“庇身無弊廬”,還要趁著年輕時候買,她可不想像蘇轍那樣“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椽”。
桂姨芸娘等人得知她們下午就可以搬家後,又驚喜又激動。
陸辛夷留幺爺一起吃午飯。
吃過午飯,樊樓眾人收拾自己的家當去了,她們要儘快把房間空出來交給木匠改造。
陸辛夷則跟幺爺在一旁說對他們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