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爹是清河崔氏二房庶出的,他娘是嫡出,所以平時家裡什麼事都是他娘做主。
他爹在的時候什麼都聽他娘的,他爹沒了後,他娘就讓他哥什麼都聽她的。
他哥小事基本都聽她娘的,但涉及到重大決策,他還是很有主見的。
見他哥不聽話,他娘也無可奈何,這就導致他娘開始讓他聽話,他要是有彆的意見,他娘就開始哭天抹淚。
一開始他娘控製欲還沒這麼強,直到他大哥不聽他娘的話,執意要娶一個花樓女子後跟家裡決裂後,他娘對他的控製欲上升到了極點,連他跟什麼同窗交好他娘都要過問,身邊的小廝都是她娘的眼線,他跟誰家小娘子多說一句話回來都要被詢問對話內容。
所以崔勝算是從小在他娘控製下長大的可憐崽。
他大哥跟家裡決裂到死亡的那段期間裡,崔勝都在書院讀書,具體發生什麼的他不清楚,他隻知道那天他被家裡的總管從書院帶回家,就看到了大哥冰冷的屍體,而他娘已經哭暈過去了。
才十七歲的崔勝被迫擔任起崔家重擔。
後來他問過他娘,他哥是怎麼沒的,但他娘什麼都不肯說。
大哥去世後,崔老夫人立即帶著崔勝回到了清河,遠離了京城,說京城是個不祥之地。
回到清河後崔老夫人對崔勝的控製並沒有減弱。
她親手打理崔勝的一切,什麼時辰起床什麼時辰看書,什麼時辰吃飯什麼時候活動等等,都要按照她的要求來。
痛失兄長又離開熟悉環境的崔勝斷了所有的社交,他整天悶頭苦讀。
三年後高中舉人,第二年直接參加會試,但結果沒中。
他很是頹廢了一段時間,他覺得這樣的日子很無聊,他覺得自己不能呼吸了,他甚至不想讀書了,覺得做個貨郎也挺好的,走街串巷,想去哪裡去哪裡。
他也就是隨口跟身邊的書童一說,回去後他娘就開始尋死覓活。
崔勝是個孝子,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緒繼續苦讀。
期間他娘想給他選了個媳婦,但崔勝拒絕了。
結果第二次就高中了,高中後的崔勝也沒回清河,留下等著放官。
彆人外放都要去好的地方,但崔勝隻想去清苦的地方,隻有這樣的地方他娘享受了一輩子的貴女才不會跟著來。
所以崔勝去了青浦,成了這裡的父母官。
果然,他娘一看這地方這麼遠還這麼苦,就沒有跟來,隻派了心腹過來照顧他。
但就這崔勝也已經很滿足了。
崔勝覺得永遠留在這裡也沒什麼關係的,於是他開始用心當父母官,結果三年後就把這貧窮落後的下等縣奮鬥成了中等縣。
期間他娘給他選了個媳婦兒,讓他回去相看。
崔勝聽話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