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跟你說的計劃就是好我打算找機會假裝攝政王的人將明喆郡王劫走,到時候把這個鍋扣給他,逼他動手,隻有他動了,我們才知道他下一步想乾什麼。”
“你想動攝政王?”陸辛夷很驚訝,沒看出來他還有這樣的野心。
秦硯沒反駁,“陛下太過於仁慈,並不想要攝政王的命,隻想讓他交出權利,可皇家不適合仁慈。”
秦硯道:“他不死陛下就不可能完全掌握朝堂的,那麼就會有更多的想走捷徑想靠關係上位的人投靠與他,這種風氣會越演越烈,大胤朝堂就不能恢複清明。”
“朝堂不清明,老百姓哪裡來的好日子過?”
“可水至清則無魚。”陸辛夷道:“任何朝代都不能做到這點。”
朱元璋時代,有個叫錢用勤的官員,因為貪汙了六十兩被判死刑。
朱元璋在位期間殺了十五萬的貪官,這種反貪手段曆史上都沒有。
但最後呢,明朝的腐敗越演越烈。
明朝是反貪汙最嚴厲的朝代,但也是貪汙最嚴重的朝代,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
秦硯歎息一聲:“我知道,戶部沒錢大家也都知道,可沒有人敢去清查戶部?為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戶部的錢,一部分進了太後的口袋,一部分進了攝政王的口袋,隻有很少一部分用在了老百姓身上。”
“太後雖然不管朝政了,但很多官員遇到事情,還是會走太後的路子,去年你知道有多少新科進士走太後的路子去當官的嗎?”
陸辛夷搖頭。
秦硯:“去歲進士一共一百八十七人,其中走攝政王的後門獲得外放的有六十四人,走太後的路子的有四十六人。
這些還不包括沒考中進士但家裡有錢想走門路獲取官位的有錢舉人。
剩下的進士中,隻有一半家裡有些門路的正常獲得吏部授官,剩下的一小部分被派往了那些沒人願意去的偏遠地區當一個沒什麼油水的小吏。
去歲的進士們,至今有一半還在京城等吏部派官。”
“辛夷,大胤才曆經四代,第四代才開始,前後也才一百二十多年的曆史,官場就已經如此黑暗。我實在是……”
他搓了一把臉:“我知道我改變不了什麼,但讀史使人明智,縱觀曆史,每一個朝代更替的最大原因都是官場腐敗、官逼民反……”
看著秦硯說著說著情緒又激動起來,陸辛夷將捂手的茶杯遞給他。
秦硯接過,一口喝乾了。
他放下杯子繼續道:“現在攝政王處在風口浪尖上,他雖然沒上朝,但所有人都知道明喆是他的替罪羊。他連親兒子都能拉出來擋罪,那些跟著他的人又有什麼下場?”
這些言論也是他們讓人傳的。
皇帝隻想把權力從攝政王的手裡拿來,沒想過要他死。
但秦硯跟敬王都深知,攝政王不死,這一切會繼續惡性循環。
喜歡穿成不良從業者後我帶全員從良請大家收藏:穿成不良從業者後我帶全員從良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