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作為"天府之國"的中心,成都府自古以來便是四川乃至於整個西南的精華所在,於洪武四年被設立為四川布政司的首府。
但因為四川遠離中樞,且當地土司林立,勢力錯綜複雜,故而太祖朱元璋一方麵將十一子朱椿封為蜀王,坐鎮成都府;另一方麵對四川境內的土司們采取"羈縻製度",使得成都府愈發繁榮富庶。
但就在昨日,一則由瀘州而來的消息以星星燎原的速度迅速傳遍了成都府的大街小巷,使得成都這座承載了上千年曆史的城池瞬間充斥著驚惶和不安。
永寧宣撫使奢崇明領兵叛亂,趁夜色血洗瀘州城,不日便將兵臨成都!
消息一經傳出,攜家出逃的富紳豪商不知凡幾,趁機搶購糧食者更是不在少數,為此鬨出了不少亂子。
雖說一夜過後,經由城中巡撫衙門的"鎮壓",城中的騷亂已是被逐一解決,但戰爭來臨前的恐懼卻是籠罩在城中所有百姓的心頭之上。
"成都守不守得住,成都守不守得住?"氣勢恢宏的蜀王府內,身著親王袍服的蜀王朱奉銓一臉驚惶的望著眼前沉默不語的文官武將,眼中滿是駭色。
雖然時隔二十餘年,但朱奉銓仍是對昔日的"播州之亂"記憶猶新,故此在聞聽永寧奢氏起兵叛亂之後,便毫不猶豫的將代天巡狩的四川巡撫以及諸位領兵的武將請到了王府議事。
昔日的播州土司楊應龍在朝廷五省兵馬及諸多土司的圍剿之下,尚且堅持了好幾年。
如今以永寧奢氏的"底蘊",朝廷隻怕更加難以應對。
聽聞耳畔旁響起的呼喝聲,官廳內的文官們儘是沉默不語,臉上的表情皆是有些凝重。
守土有責,作為封疆大吏,他們自是沒有臨陣脫逃的道理,更何況成都府已然是整個四川境內最為安全的去處了。
可他們雖是政績斐然,常年於地方任職,但從沒經曆過兵事,更彆提眼下這般大陣仗了。
據瀘州而來的"斥候"所說,永寧奢氏麾下的狼兵何止數萬?
但反觀承平日久的成都府?即便是算上那些疏於操練的"老弱病殘",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五千之數呐!
四川巡撫徐可求為政多年,眼見得周遭同僚儘皆沉默不語,官廳內的氣氛降至冰點,不由得在蜀王朱奉銓殷切的注視下緩緩開口,揚聲道:"趕在昨日太陽落山之際,向朝廷求援的八百裡加急便出了成都。"
"如今我成都府岌岌可危,不知諸位可有退敵良策?!"言罷,四川巡撫徐可求便扭頭看向另一側同樣是如臨大敵的武將們。
此等形勢下,他們唯一能夠指望的,便是眼前這群子承父業,世襲罔替的"關係戶"了。
也許是心情過於緊張,平日裡為人頗為沉穩,深受成都百姓愛戴的巡撫大人的聲音竟是微微有些顫抖,其單薄的身軀也是在微微顫抖著。
"為今之計,還請大人下令戒嚴,死守成都。"簡單的私語了幾句之後,一名瞧上去"虎背熊腰"的武將便是緩緩起身,一臉遲疑的拱手道。
此話一出,官廳中本是昂首傾聽的文官們頓時麵露失望之色,上首的四川巡撫徐可求也是輕輕一歎。
此前他曾親自替那奢崇明上書馳援遼鎮,自是知曉其麾下狼兵的虛實,即便他此前從未經曆兵事,也知曉如此懸殊的兵力差距意味著什麼。
不過轉念一想,徐可求又格外慶幸紫禁城中的天子似是有先見之明,遲遲不準奢崇明率眾援遼,否則毫無防備之下,成都極有可能瞬間陷落。
"回稟巡撫大人,"眼見得周遭的同僚們皆是沒了主意,為首的蜀王朱奉銓更是長籲短歎,滿臉絕望之色,官至四川左布政使的朱燮元便緩緩起身,揚聲道:"我成都糧草充足,縱然那永寧奢氏來勢洶洶,我等也有一戰之力。"
與官廳內的大多數官員們所不同,如今年近六旬的朱燮元仕途極其坎坷,早在萬曆三十五年便因政績斐然被擢升為廣東布政使,後因不滿朝中黨爭以及回鄉侍奉雙親,賦閒在家多年,直至萬曆四十四年方才被起複,奉命巡按九邊。
故此,本是文官出身的朱燮元值此人心惶惶之際,倒是比在場的武將們還要鎮定許多,其慷慨有力的聲音更是令滿臉絕望之色的蜀王朱奉銓連連頷首。
不待四川巡撫徐可求做聲,蜀王朱奉銓便搶先道:"朱大人言之有理呐,不愧為我大明棟梁,"稍加停頓之後,又緊接著追問道:"不知朱大人可還有其餘良策?!"
他們蜀王一脈於成都府傳承了兩百餘年,自是不願意城外早已淪為他們蜀王府"私產"的田畝土地受到戰火的洗禮。
聞言,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顧不上謙讓,趕忙拱手道:"我成都雖是糧草充足,但兵力與永寧狼兵相比,仍是大有不足。"
"故此下官建議,即刻傳令潼川府府及石柱宣撫使,率兵馳援成都!"
潼川府鄰近成都府,其境內的土司們早在嘉靖年間便被"改土歸流",負責拱衛成都府,距今已有數十年的曆史,遠比永寧奢氏可靠。
至於這石柱宣撫使秦良玉,更是滿門忠烈,被當今天子所倚重,其長兄率兵進京"勤王"之後,官拜京營總督。
放眼整個西南,秦良玉麾下的"白杆軍"都是最為精銳的一支軍隊。
"所言甚是,所言甚是,"事急從權之下,四川巡撫徐可求也顧不上昔日的"下屬"搶了自己的風頭,趕忙點頭表示同意,甚至還主動拱手道:"城防要事,也請懋和兄代掌"。
聞言,身材高大的朱燮元雖是知曉此舉在官場上未免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但望著眼前巡撫誠懇的表情,旋即鄭重領命:"下官遵令。"
"如此甚好,本王就靜候諸位大人的佳音了!"像是解決了某件心事,原本還驚慌不定的蜀王朱奉銓突然開懷大笑,並領著身旁的貼身大伴,轉身朝著王府深處而去。
些許的錯愕過後,被臨危受命的朱燮元與四川巡撫徐可求下意識對視了一眼,臉上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笑容。
蜀王這是壓根不給出聲討要"錢糧"的機會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