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凜冬至_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7章 凜冬至(1 / 2)

已是十一月下旬了,天氣愈發寒冷,就連乾清宮也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的要求下被點燃了地龍,借此驅散空氣中的寒意。

不過此刻默立於乾清宮暖閣角落處的宮娥內侍卻是感受不到半點溫暖,反倒是屏氣凝神,以免驚擾了於案牘後大發雷霆的天子。

"大同那邊是怎麼回事?!"

"崔景榮是怎麼搞的?居然讓蒙古人打到家門口了?!"

在王安有些不安的注視下,身著常服的朱由校,一臉憤怒的將通政司剛剛呈遞進宮的奏本摔至地上,聲如驚雷的咆哮道。

依著奏本所說,就在幾天前,作為"九邊重鎮之首"的大同鎮居然被蒙古韃子扣邊,這些韃子趁著夜色洗劫了多個村寨,數百名百姓傷亡。

"陛下息怒,崔大人說是塞外五堡出的事"儘管知曉此時不是勸諫朱由校的最佳時機,但忠心耿耿的老太監仍是硬著頭皮,將朱由校扔到地上的奏本撿起,重新擺放在案牘上,並試著替崔景榮"開脫"兩句,以免天子"意氣用事"。

畢竟從某種程度而言,這宣大總督崔景榮,此次也算是受到了"無妄之災"。

"哼!"

"那也是被蒙古人打過來了!"

聽聞"塞外五堡"的字眼,朱由校的怒氣有所消減,但仍是喋喋不休的咆哮道,表情頗為猙獰。

為了抵禦隨時會卷土重來的北元鐵騎,早在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便著手在前朝的基礎上,繼續修建長城,並在之後的兩百餘年間,屢次擴建。

所謂塞外五堡,便是指修建在大同鎮長城外的得勝堡、拒牆堡、拒門堡、助馬堡、保安堡壘,統稱為"塞外五堡"。

隻不過隨著大明的國力不斷衰弱,衛所軍備愈發廢弛,作為抵禦塞外蒙古的軍堡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軍事作用,轉而吸納了不少行商走卒從此居住,作為往來大明與蒙古之間的"中轉站"。

此外,也有不少蒙古部落的尋常百姓居住於此,與這些商賈和士卒的後代彼此混居,形成後世所謂的"民族融合"。

正因如此,儘管這塞外五堡直接暴露在塞外無垠的曠野之上,但從未有蒙古部落膽敢行兵,以免招惹來草原上所有蒙古部落的針對。

不過這一次,卻是有人將主意打到了這名為"塞外五堡",實為一座邊陲小鎮的頭上,並且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

"查出來是哪個部落乾的了嗎?"

儘管知曉希望不大,但朱由校仍是強壓住心中的怒火,朝著身旁的貼身大伴詢問道。

看樣子,草原上這些蒙古部落的境遇比他想象中還要糟糕,不然不會有人鋌而走險,洗劫這在過去百十年間都安靜祥和的邊陲小鎮。

聞言,老太監王安便是苦笑一聲,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些生來便會騎射的蒙古韃子本就沒有太強的"領土"概念,時常率領著族中的牲畜遷徙,兼之此次又是在夜間行動,誰能辨明其身份?

"傳令崔景榮。"

"令其加強戒備,不得放鬆警惕。"

凜冬將至,這發生在塞外五堡的"慘劇"無疑給朱由校敲響了警鐘,也為其增添了些許壓力。

糧食短缺的問題必須要儘快解決,以免重蹈原本曆史上的覆轍,無數饑腸轆轆的災民百姓在無以為繼之下,被迫揭竿起義,為大明王朝敲響喪鐘。

此外,這些鋌而走險的蒙古韃子既然能夠洗劫"塞外五堡",便有可能越過長城,突襲大同鎮,將戰火蔓延至大明的疆域。


最新小说: 墟界仙主 錯嫁深宅 天幕直播:帶著老祖宗們玩遍諸天 明爭暗誘 不是找兵符嗎?怎麼找我榻上去了 魂武雙生 重返1992:從菜市場開始 村落求生:我肝成了不朽金仙 深淵回響之義無反顧 海賊:從洛克斯開始掌控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