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八,京畿之地。
雖然眼下正值春寒料峭之際,但京師已是有了一絲暖意,尤其是在晌午時分,街道上的行人少了不少,就連招攬生意的小廝們,吆喝聲也顯得有氣無力。
唏律律!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猛然於青石磚板的街道上響起,隻見得兩名風塵仆仆的騎士正在沿途百姓的驚呼聲中,於街道儘頭一分為二,分彆駛向了不同的方向。
此後不久,便有好事的百姓親眼瞧見,身著紅袍的通政司卿在幾名官吏的簇擁下,神色驚惶的往皇城而去。
正當城中百姓議論紛紛的時候,城門處便有消息傳回,聲稱剛剛那兩名縱馬於城中疾馳的騎士,乃是自山東而來。
山東,那地方能出啥事?
黃河?盜匪?梁山好漢?魯王?登萊鎮?
麵麵相覷之下,茫然無措的百姓們紛紛將目光投向紫禁城所在的方向,心中腹誹不已。
這山東可不比千裡之外的遼鎮,以及位於帝國邊陲的西南,山東可是正兒八經的帝國"腹地",萬萬出不了差錯呐。
乾清宮暖閣內,接到天子召令的三位閣臣,以及六部堂官們紛紛齊聚於此,臉上的表情雖是各不相同,但氣氛卻很是壓抑。
在連續數年的白災和蝗災之後,山東又遭受了地震的肆虐。
這對於眼下正飽受爭議的朝廷而言,可不是個好消息呐,畢竟自古以來,所謂"天人感應"的說法便深入人心。
諸多明明是在後世在正常不過的天文現象,卻被解讀成"老天爺發怒",就連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君主也要下"罪己詔",以表認錯的態度。
"山東賑災的事,戶部可要盯住嘍"
半晌,表情嚴肅的朱由校緩緩將手中的奏本擱置,其斬釘截鐵的聲音也是隨之在暖閣內響起。
"臣遵旨,"話音剛落,新任戶部尚書畢自嚴便是躬身應是,往日堅毅犀利的眼神此時也是有些黯淡疲憊。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前些時日的"科舉"開始正式宣告結束之後,他便著手準備複建"稅課司"的事宜,終日操勞不已。
畢竟天子此舉,可是切切實實觸碰到了朝中大臣的切實利益,縱使無人敢在背地裡使絆子,但消極怠工之事,卻屢見不鮮。
但誰能料到,眼下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山東那地界又遭受了地震的肆虐。
這一來二去,不知有不少"魑魅魍魎"要在暗中上躥下跳了。
"國朝傳承至今,欺上瞞下,貪贓枉法之輩不知凡幾。"
"此次賑災,便讓楊漣和左光鬥走一趟。"
短暫思索片刻,案牘後的年輕天子便是緊接著吩咐道,但其話語中的"鋒芒"卻令在場朝臣們麵色羞愧,但卻無人出聲反駁。
畢竟朝野貪腐成風,效率運轉低下乃是人儘皆知的事實,兼之由中樞派遣"欽差"巡視地方又是古來慣例,他們自是沒有反駁的道理。
倒是早先因"倒向天子",而被冠以"東林叛徒"之名的楊漣和左光鬥二人,明顯是得到了天子的信任,未來官運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