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趙彥,叩見陛下。"
"吾皇聖躬金安。"
不過盞茶的功夫,官道上的人影便清晰可見,滿臉肅穆的京營將士們不約而同的於原地駐足,眼神熱切的望著自軍陣中縱馬而出的年輕天子。
"吾皇聖躬金安。"
似是如夢初醒,涼亭內的官員們紛紛跪倒在地,地動山搖的呼喝聲驟然於濟寧城外響起,表情驚恐不定。
雖然有關於京營將士於兗州城外全殲叛軍的消息早已傳回,但直至眾人親眼瞧見這些如狼似虎的京營將士之後,方才徹底熄滅了心中的疑惑。
這些將士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來的威勢,比之濟寧城中的"精銳們"強上何止數倍?
難怪十數萬流民百姓和叛軍都難以抗衡,這才是真正的"精銳強軍"!
"免禮平身。"
粗略打量了一番在場的文武官員之後,身著甲胄的年輕天子輕輕頷首,聲音淡然的喚起眾人。
此時在官道兩側,本是負責維持秩序的濟寧官兵們均是麵麵相覷,緊握兵刃的右手微微顫抖著,還有些膽小的呼吸急促,臉色漲紅,好不容易在止住心底轉身逃竄的念頭。
"謝陛下。"
有些淩亂的呼喝聲過後,表情各異的文武官員們依次起身,並不約而同的走出涼亭,朝著右側的空地而去,攔在官道附近的官兵們也紛紛讓開了一條道路。
趁著這個當口,已是在此等候多時的百姓們方才瞧見,原本距離涼亭不遠的空地上,已是臨時搭建起了一座高台,足以容納十餘人同時站立。
...
...
在山東巡撫趙彥的陪同下,大明天子翻身下馬,領著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山東總兵楊肇基等心腹親信登上了高台。
高台下,則是濟寧本地的文武官員以及富紳豪商,麵色驚恐的盯著不斷靠近的京營士卒以及手腳均被束縛仍在不斷掙紮的"罪囚"。
"啟稟陛下,白蓮賊首徐鴻儒及其麾下頭目已驗明正身。"
隻片刻的功夫,一道擲地有聲的呼喝聲便吸引了高台附近的注意力,也讓"罪囚"掙紮的愈發激烈。
昔日叛軍覆沒之際,自號為"中興福帝"的徐鴻儒雖是從高台墜落,但卻僅僅陷入了暈厥,並未丟掉性命。
至於其麾下的"丞相"陳燦宇,總兵"宋金剛"等心腹骨乾也因為逃跑無望,跪地請降,淪為了官兵的俘虜。
現如今,這些在白蓮教中有頭有臉的頭目紛紛跪倒在地空地上,口中塞著破布,眼神中滿是絕望和驚恐。
他們知曉,屬於他們的末日,即將到來。
見狀,隨同大明天子朱由校立於高台之上的朝臣們均是露出了憎惡的神色。
因為這些"亂臣賊子"的蠱惑,不知多少無辜的百姓間接或直接丟掉性命,實在是罪大惡極。
若非天子堅持要當眾行刑,這些亂臣賊子焉能苟延殘喘至今?
不過在一陣粗重的呼吸聲中,奉命陪同朱由校自兗州"臨幸"濟寧的泰興王卻忍不住露出了些許喜色。
隻要徐鴻儒等人一死,這世上再也沒有知曉他在背地裡做的那些勾當。
"慢著,慢著!"
"皇帝陛下,小民要戴罪立功,小民要招供!"
或許是出於求生的本能,本是塞在徐鴻儒口中的破布在其劇烈掙紮之下,竟是隨之脫落,其驚慌失措的喊叫聲也是隨之在空地上響起。
"嗚嗚嗚!"
見有人帶頭,其餘罪囚們也是忙不迭的晃動著身子,眼眸中滿是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