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城外二十裡,身材魁梧的黃得功和祖大壽並肩而立,默默等候著軍中崗哨的稟報。
按照大明軍中的慣例,即便是兩軍交戰之際,軍中崗哨探測的範圍通常也不會超過十裡之地。
尤其是這撫順自萬曆四十六年淪陷之後,便被女真人握在手中,誰也不敢保證這沿途的軍堡箭樓中埋伏了多少韃子,必須要謹而慎行。
"將主,前方密林後的崗哨都被卑職帶人給挑了.."
"不過因為動靜過大,應該是驚動了遠處的韃子.."
很快,急促的馬蹄聲便於森然的軍陣中響起,一名氣喘籲籲的軍將縱馬行至黃得功麵前,身上鋥光發亮的甲胄已是沾染了鹹腥的血漬,表情似是有些古怪。
他雖然官至京營遊擊,但此前長期在陝西邊軍任職,從未與遼鎮的建奴打過交道。
他剛剛奉命拔除崗哨的時候,本是做好了與建奴援軍交戰的準備,卻不曾想那些號稱"不可敵"的野豬皮們僅僅是遠遠望了一眼,便丟下同伴落荒而逃。
"無礙。"
"命大軍全速前進吧?"
簡單瞧了一眼身旁親兵遞過來的輿圖,黃得功便扭頭看向身旁的祖大壽,聲音略顯猶豫。
他雖是沙場經驗豐富,但畢竟初來乍到,對於女真人的了解遠遠不如身旁的"將門虎子"。
"黃將軍所言甚是。"
"此地距離撫順不足四十餘裡,皆為一馬平川的平原,並無太多地勢險峻的溝壑關隘,自當出其不意的兵臨撫順。"
自從老將李如柏"空降"廣寧城之後,祖大壽便意識到了自身愈發尷尬的處境,並決定短暫摒棄之前有些瘋狂的野心,轉而洗心革麵,任勞任怨的執行熊廷弼交代下來的各項軍令。
此時察覺到黃得功話語中的遲疑,祖大壽也沒有故弄玄虛,而是言簡意賅的分析了當下的局麵,並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如此,便派人通知後方的滿將軍一聲,令其務必不要掉隊。"
揮手示意眼前的副將歸隊之後,黃得功便一臉嚴肅的朝著身旁的傳訊兵吩咐道。
早在正式出征之前,他們二人便和熊廷弼對於撫順的局麵做出過一定程度的預估。
畢竟沈陽和薩爾滸城之間不過百裡,作為必經之路的撫順必然是雙方爭奪的重中之重,駐紮在薩爾滸城腳下的女真主力隨時可以馳援撫順。
"遵令!"
因為知曉於後方壓陣的滿桂直接關係到他們這些"先鋒"的生命安全,幾名傳訊兵在躬身應是之後便頭也不回的縱馬而去,揚起了漫天黃塵。
...
...
撫順。
此地位於沈陽城以東六十裡,距離"大金"國都薩爾滸城也不過數十裡之遙,曾因"互市"而富庶一世。
自努爾哈赤在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並為了更加方便的統籌全局,將國都遷徙至薩爾滸城之後,本是淪為一片廢墟的撫順便在皇太極的建議下,被女真人重新重視起來。
經過一年多的緊急修繕,除卻主城區仍是遍地狼藉,斷壁殘垣之外,分布在周圍的軍堡角樓已是陸續營造完成,足以容納數千建奴同時駐紮。
儘管如此,在大貝勒代善以所向披靡的姿態攻入朝鮮之後,負責坐鎮撫順的皇太極仍是親自趕回了薩爾滸城,麵見尚未決定重新遷都的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