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前麵便是宣武門的東市了,您看是不是.."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喬裝打扮過後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並未將剛剛的小插曲放在心上,而是滿臉苦澀的朝著身旁的年輕天子勸諫道。
天子心血來潮,他甚至都來不及通知錦衣衛和騰驤四衛,便急匆匆的領著幾名在宮門附近撞上的侍衛,護持著朱由校"微服私訪"。
"東市?"
聞聽此話,朱由校的眼睛便是一亮,不由自主的朝著遠處望去,臉上的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他雖久居乾清宮,並未徹徹底底的逛過這偌大的北京城,但也知曉這宣武門內的"東市"乃是城中最為熱鬨的一處市場,更是城中絕大部分糧店所在。
昔日山東白蓮賊首徐鴻儒擁兵叛亂,並率軍切斷漕運,導致南方漕糧無法按時運抵京師,北京城中最先亂起來的地方,便是這東市。
"走,大伴隨朕去瞧瞧。"
未經太多的思考,難掩興奮之色的朱由校便順著人流,往呼喝聲愈發喧囂的街道儘頭而去。
見狀,老太監王安雖然恍然不止,卻也隻能硬著頭皮跟在身後,同時不斷祈禱正式履職錦衣衛指揮使的李若漣此時已是在趕來"護駕"的路上。
...
...
"便宜了,便宜了,家家戶戶少不了的粟米.."
"七錢銀子一石了.."
"量大價格從優.."
才剛剛越過宣武門,朱由校便聽得各式各樣的招呼聲撲麵而來,諸多糧店小廝聲嘶力竭的招攬著生意。
不過興許是才剛剛采辦了年貨的緣故,儘管街道上行人如織,但卻沒有多少人在這些糧店門口駐足,反倒是集中在售賣首飾和布料的坊市旁,嘰嘰喳喳的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
"走,咱們也去瞧瞧那首飾。"
"有合適的給寶珠也買幾件回去。"
簡單瞧了瞧各個糧店掛在門口的招牌之後,朱由校便是心情頗佳的朝著身旁的心腹太監隨口道。
儘管因為地域環境的不同,大明朝各地的糧價並不相同,但一石糧食的價格基本維持在七錢到一兩之間。
故此這七錢的糧價基本上已然是正常狀態下的最低值,並能側麵佐證市場的穩定性。
"奴婢遵旨。"
苦笑著點了點頭之後,老太監王安便打算隨同朱由校往稍遠些的坊市而去,隻是未能他走出太遠,便覺得身旁的天子猛然停住了腳步,身上淡然隨和的氣氛也猛然改變。
放眼望去,隻見得一名衣衫襤褸的老人正跪倒在一處糧店前,聲淚俱下的哭訴著什麼,在其身後還跟著一名瞧上去至多也就七八歲的孩童,同樣衣裝不整。
"這位大爺,求您了,給孩子一口吃的吧。"
"實在是餓的沒辦法了。"
沒有理會身旁傳來的各式各樣的眼神,那衣衫襤褸的老人磕頭如搗蒜,不斷央求著坐在台階上,欲言又止的掌櫃。
"我說老爺子,人心都是肉長的。"
"您讓大家夥評評理,我是沒給您嗎,上次那兩鬥米,我含糊一下了嗎?"